专题报道

北京为3000多万吨再生产品制定“使用说明书”

发布日期:2019-04-28   浏览次数:

北京为3000多万吨再生产品制定“使用说明书”

 

截至2019年3月底,北京全市累计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点位共103个(其中正在运行88个),正在运行点位总年设计处置能力约8500万吨,另有10余个点位在建,拟于近期投产,预计可新增处置能力500余万吨。

2018年4月,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规定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各级主体责任,建立了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明确了资源化处置费用来源、再生产品推广使用要求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内容。现如今,政策刚好实行一周年。一年来,北京市新增了多少个处理点?新增了多少处置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数据能最直观地体现变化。去年4月8日前,全北京市共计建成9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点,年处置能力大约600万吨。截至今年3月底,全北京市累计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点位共103个(其中正在运行88个),正在运行点位总年设计处置能力约8500万吨,另有10余个点位在建,拟于近期投产,预计可新增处置能力500余万吨。9到103,600万到8500万,我们能看到政策对推动工作发展的巨大作用,也能感受得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是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有力举措。同时就地资源化处置还可有效减少二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遗洒、尾气污染等问题。根据北京市相关部门数据统计,2018年全北京市累计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4000余万吨。按照每万吨建筑垃圾堆置至少占用1亩土地并经处置可减少2.4吨碳排放计算,仅去年一年,就节省了近4000亩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的9600吨碳排放,相当于去年全市所有机动车(608.4万辆)每辆少行驶6公里。同时经过处置的建筑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加工成为各类再生产品,可继续运用到后期的工程建设中,代表着节能、环保、资源化的产业新趋势。

仅2018年,全北京市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产生再生产品3000多万吨,再生产品已在市政道路、园林绿化、人行步道、河道治理等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项目和建筑工地临建项目得到有效应用,特别是通州环球影城、新机场市政道路、南海子公园、丰台嘉囿公园等大型工程。随着资源化处置工作的不断推进,2019年还将产生大量的再生产品。目前再生产品已经能够在部分工程部位中替代天然材料,可以大量节省天然材料的使用,但受制于市场认可度等原因,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以及监理单位仍习惯于用天然材料,不愿设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为拓展再生产品出口,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主动作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北京市相关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种类及应用工程部位的通知》,并作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的有效补充,将进一步明确再生产品质量标准,细化应用工程部位,为再生产品推广使用提供“使用说明书”。

下一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继续加强政策服务和指导,会同北京市相关部门督促各区、各相关单位加快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综合利用工作,提升现场资源化处置水平,落实环保要求,保障再生产品质量,全力以赴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向纵深迈进。

来源:人民网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9年04月28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