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3-13 浏览次数: 次
代表委员热议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绿色篇章浓墨重彩。连日来,围绕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积极踊跃睿智建言。
坚定信念让绿色发展成为全民信仰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一番讲话振聋发聩,迅速引爆两会热潮。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再一次宣示最高决策层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与决心。
绿色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坚持绿色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所系。两会期间,长江沿线的湘贵渝鄂赣5省市“父母官”们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同触摸长江经济带的绿色脉动,讲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带来的震憾。
经过3年来的艰苦努力,长江重要生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2018年1~9月,长江经济带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为77.2%,比2015年底提高10.2%。同期,长江经济带GDP总额占全国44.1%,比2015年提高1.8%。
“实践证明,治理生态环境并没有影响发展,而是为高质量发展‘打扫战场再出发’。”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岳阳市委书记刘和生说。
“解决生态保护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发展。在做好污染治理减法的同时,做好绿色发展的加法甚至乘法。”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市市长崔永辉阐述了他的绿色升级论。“一是抓产业结构升级,使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二是抓产业的高质量升级,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项目。三是抓生产模式升级,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三个升级,既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解决长远的问题。”
保持战略定力,意味着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不开口子,坚守生态红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九江市委书记林彬杨指出,九江提出沿江“三个一律不许”,即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一律不许新上任何化工类项目,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5公里范围内一律不许新建任何重化工园区;非化工园区内一律不许新上任何化工项目。“九江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林彬杨说。
绿色发展,中央有决断,政府有行动,人民还要有信仰。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认为,推动绿色发展,既取决于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制度保障,也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他提出,个人对生态文明的贡献不容忽视,要将生态文明植入全民的信仰活动,让绿色自觉成为全民的信仰。
谋划方略探路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出路是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从全国各地带来了充满地域特色的闪亮绿色名片,成功的实践探索令人欢欣鼓舞。
2018年,广西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5.16%;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达90.3%;森林覆盖率达62.37%,位居全国前三;人工林面积、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率位居全国第一。八桂大地“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
绿色成绩单背后,离不开自然资源管理这支生力军的奋斗。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表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绿色发展空间格局,是广西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支撑和保障。下一步,广西要加快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及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明确差异化空间管制,形成全区“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做到“一本规划”管到底。
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以上的经济总量,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越是在爬坡过坎、调整转型的关键阶段,越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好、落实好。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表示,自然资源部门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大有作为空间,江苏要着力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力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着力把每一寸国土空间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他表示,江苏重点将围绕长江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等关键区,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同时,统筹推进各类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的理念。保持八闽山水“高颜值”,首先要实现生态治理“一体化”。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表示,福建未来将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不但全省12条主要河流实现全流域治理,而且与广东开展跨省流域合作共治。
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沙漠,构成统一多样的生态系统,也构成一幅祖国北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阔画卷。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表示,全区要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建设生态文明,还要构建好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指出,保住江西绿色生态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就要改革创新建设好生态制度。江西始终牢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使命要求,加快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覆盖全境流域生态补偿,大力推行环境资源审判、生态检察、生态综合执法模式,稳步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改革,用最严格制度为美丽江西建设保驾护航。
补齐短板坚决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总书记的话,让代表委员们感同身受,发动绿色发展引擎必须首先补齐短板,还清历史欠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一战,已取得欣慰开局。数据显示,2018年化解钢铁产能3000多万吨,全国8.1万千瓦的燃煤基本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发电基地,淘汰1.3万台工业炉窑,关掉2.3万台燃煤小锅炉……2018年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10.4%,优良天数增长2.6个百分点,北京下降至51微克/立方米。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日,北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一次遭遇十面“霾”伏。卷土重来的雾霾再一次提醒人们,这场战役既是攻坚战,亦是持久战。
“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的着力点,首先是要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防治的各项行动。”在全国政协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指出,从当前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的现状和程度看,强化防治仍刻不容缓,而且必须是全方位的立体保卫战。
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这些年来,受水蚀风蚀等影响,东北黑土地有机质下降了30%~50%,黑土地变“瘦”、变“薄”、变“硬”,直接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呼吁: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情势紧迫。他建议,通过打造、推广用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秸秆还田技术普及、科学计划休耕等方式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使土壤回归肥沃的原始状态,重新彰显黑土地的名片效应。
解决几十年积累的生态环境欠账,没有“伤筋动骨”,何来“脱胎换骨”?张掖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的主战场。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在两会上向大家报告了战绩:举全市之力开展的为期两年的祁连山生态环境集中整治修复攻坚行动,全面自查清理出179项具体问题全部完成现场整治任务,117项探采矿项目已全部关停退出,保护区张掖段已无矿山探采活动,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还清旧账,不欠新账。杨维俊表示,环境治理攻坚战最先改变的是发展理念,我们要顺应新时代,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为未来和百姓留下丰厚的生态财富。
攻坚战需要众志成城。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环保责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黄河认为,绿色低碳是企业持续向好发展的主线。中国石化集团围绕生态保护进行企业的改造升级,将控污减排落到实处,在企业内部形成“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9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