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广西砂石矿山将实行100万吨/年、50万吨/年、20万吨/年、10万吨/年等4种差别化的最低开采条件

发布日期:2018-09-26   浏览次数:

广西砂石矿山将实行100万吨/年、50万吨/年、20万吨/年、10万吨/年等4种差别化的最低开采条件

 

据统计,广西全区矿山总数从2010年的5132个降至2017年的2574个,降幅49.84%;大中型矿山比例从2010年的1.71%提高至2014年的9.1%。未来几年,广西砂石矿山将实行100万吨/年、50万吨/年、20万吨/年、10万吨/年等4种差别化的最低开采条件。到2020年,全区大中型砂石矿山比例将达到12%以上,极大程度改善建筑用石料采石场“小、散、乱、差”局面。

9月的南宁,满城皆绿,生机盎然。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这里盛大召开。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绿城南宁的变化,恰恰是广西生态蜕变的真实写照。十五载东博会的举办,是广西加快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的真实缩影,也见证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轨迹。

从北海市铁山港码头到桂林市漓江风景区,从百色—文山跨省区经济合作园区到梧州市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八桂大地上,一幅绿色生态、人地和谐的美丽壮锦已然展开。

画好蓝图,空间规划打头阵

生态,是广西发展的基石,也是广西发展的底线。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大美广西,生态广西。生态,是广西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发力点。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陈建军指出,广西自然资源部门要秉持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国土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在国土规划、省级空间规划以及市级“多规合一”等方面,广西厅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2014年4月,在“两区一带”三个区域性国土规划编制成果的基础上,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厅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这张蓝图该如何画?又该如何画好?广西厅规划科技处处长罗讲平谈到,《规划》的核心,首先是突出战略高度,打造“顶层设计”角色。其次是顺应空间规划改革趋势和总体要求,不仅要落实《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还要与当前省级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目标任务相衔接。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增强政府对国土空间的管控能力,引导地方解决在保障和保护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广西厅对“三区三线”划定进行重点研究,将全区国土按功能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在此基础上划定“三条红线”。

同时,为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规划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底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底盘”,以三条红线为“底线”,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土规划的空间管控体系,对国土空间实施分区分类管控。

2017年7月26日,规划通过评审,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评审的省级国土规划,并作为范本在全国推广。

在市级层面,柳州市作为全国唯一的“三规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多规融合”。今年年初,柳州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暨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柳州市初步搭建了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将现有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林业规划等空间性规划和空间数据在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上进行空间叠加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多规融合”技术方法、规划体系构建、空间管控规则、信息平台建设等,研究形成初步规划方案,并将三条红线落实到市区图斑地块。

问题倒逼,规范矿产开发

近年来,广西厅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规范审批管理、矿产督察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矿山环境保护。据统计,全区矿山总数从2010年的5132个降至2017年的2574个,降幅49.84%;大中型矿山比例从2010年的1.71%提高至2014年的9.1%。

矿山整体数量下降的同时,“小散乱”的非法矿山企业却不断出现。2016年11月24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广西矿产资源开发还存在规划缺乏前瞻性、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采矿权出让工作不规范、采矿权批后监管不到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不得力等问题。

如何从源头管好用好矿产资源?广西厅矿产开发管理处处长周文给出了答案:“严格开采总量调控和采矿权数量指标要求,优化矿产资源尤其是露天非金属矿的开发布局,厘清禁止开采区红线范围,合理设置矿业权,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矿业权交易网上服务,提升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目前,广西第三轮各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已全面编制完成并发布实施。

改革还在继续。以生态为准绳,广西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正全力按照规模化、规范化、绿色化的要求,提高矿山开采规模和矿产开发“三率”指标,严格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集约、高效开发……一条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矿业发展之路已清晰可见。未来几年,广西砂石矿山将实行100万吨/年、50万吨/年、20万吨/年、10万吨/年等4种差别化的最低开采条件。到2020年,全区大中型砂石矿山比例将达到12%以上,极大程度改善建筑用石料采石场“小、散、乱、差”局面。

坚守红线,绷紧耕地保护弦

对于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广西而言,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始终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近年来,广西厅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等重要举措,初步形成了“管控、建设、激励”并重的耕地保护体系,耕地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统计显示,“十二五”以来,广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66万公顷,全部实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并将划定成果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管理,作为土地审批、卫片执法、土地督察的重要依据。划定后的永久基本农田质量进一步提高,布局更加优化,特别是城市周边划定保护比例由51%上升到55%,与河流、湖泊、山体共同形成城市开发实体边界,有效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展,发挥广西永久基本农田的生态功能。

此外,广西厅还积极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全区累计剥离耕作层土壤3481.33公顷,存储土方量432万立方米,利用土方量194.14万立方米。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成为全国首例线性工程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其中柳州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两剥五用”创新模式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借鉴。

系统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2017年12月,中央正式批复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并下达基础奖补资金10亿元。这拉开了广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大幕。

为推进系统治理,广西厅下发《组织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示范项目通知》《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工作方案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抓手,统筹推动土地开发整理、生态修复和村庄整治,加快形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格局。

截至今年6月,南宁市西乡塘区、陆川县、上林县、宾阳县,以及百色市右江区、平果县、容县等7个县(区)人民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土地综合整治动员会和工作推进会,明确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目标、内容、时间要求、保障措施等,各县(区)国土资源、农业、水利、财政、交通等部门合力,共同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目前,各县(区)已着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调查、全域规划编制和示范项目选址工作,力争在2018年底编制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落地实施。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9月26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