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6-29 浏览次数: 次
全国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湖州:十年治矿满山绿,产业再造获新生
大力推进废弃矿山的治理和生态恢复,不仅是贯彻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省湖州市自2003年起,通过社会参与、产业融合等多种措施,因地制宜走出了老旧、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去年底,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湖州被列为全国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废弃矿坑里崛起的生态村庄
从空中俯瞰 “东衡中心村”,村子中间那座绿荫葱葱的山头上,数以千计的白鹭陆续返巢在枝头飞舞嬉闹,犹如一场盛大的“聚会”。与此相隔不到100米的地方,在废弃矿坑上新建的村委办公楼、健身广场、农贸市场和能容纳300多户居民的连排别墅一起,组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花园式村庄,前来调研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是日前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通过无人机航拍看到的美丽画面。
▲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在废弃矿坑上建起的花园式村庄。
十几年前,东衡村是远近闻名的石材生产基地。鼎盛时期,采矿企业达到了18家。然而,粗放式的过度开采,也慢慢改变着周边的一切。原本翠绿的山头,开始裸露出大小不一的采切面;频繁的爆破和采石机械作业的轰鸣声,赶走了在此繁衍生息的鸟类与动物;来来往往的重型运输车辆扬起的粉尘,弥漫在空气中难以散去;裹夹着泥浆的污浊之水,开始四处横流………
谈起东衡村的过去,该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的脸上露出了一股五味杂陈的表情。他说,采石场扩张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空气中的粉尘,最严重的时候村民们连窗户都不敢打开。一时间,做好“防尘工作“成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要紧的事。为了改变日益退化的环境,从2003年开始,当地政府下定决心整治矿山问题。截止2009年底,东衡村18家矿场全部关停。
矿场关闭了!本该松口气的人们,心情又惆怅了起来。章顺龙说,矿场停了,村里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从原来的两三百万元,一下子跌到了不足20万元。除此以外,3000多亩废弃矿山的如何在利用和生产,又成了东衡村人和政府心里的头等大事。2011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东衡村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截止目前,东衡村通过平整土地,拆旧复垦等措施共产生水田1714.56亩。在这里,几年前还是山石裸露,采石矿坑满目疮痍的痕迹已然无法找到,生态和宜居成了这里的新名片。与此同时,以“钢琴小镇”为功能定位的千亩产业园,也正从这里迈向新的征程。
从资源输出到生态修复的产业重构
通过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开发、复垦耕地、矿地村庄、搭建平台6种模式,让废弃矿山从资源输出后转身环境治理和生态涵养,像东衡村这样案例在湖州还有很多。在紧邻湖州市中心的仁皇山废弃矿区治理工程现场,因开采塌陷的矿坑经改造成了与景观亭阁相配套清水池塘,以乔木、灌木、优质花草相结合的绿化结构,已将这座治理面积高达16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区,变成了层次明显的矿山公园,成为湖州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楼台亭阁,绿荫覆盖的仁皇山废弃矿区景美如画。
“生态是湖州最主要的特色,我们的一切的工作都在围绕这个轴心在转。” 湖州市矿山企业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龚西征介绍,湖州是“两山”重要思想诞生地,全面推进老旧、废弃矿山的治理,因地制宜,根据废弃矿山的特点植入相匹配的产业,用新的产业体系与发展理念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涵养。也就是说,矿山治理既要解决当下的紧迫性问题,更要考虑产业植入和循环的可持续性。
在杭宁高速、申加湖高速,湖苏沪高铁及104国道交汇处的堂子山矿区,总治理面积高达25.5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场,经改造后,被规划为永久性绿化用地,并于2015年建成浙江最美的“生态驾校”。通过轻型无人机的空中遥摄,昔日满目疮痍乱石成堆的矿山已被桂花树、榉木、红枫、红叶石楠、松树和灌木整体覆盖。绿化区域内,新建的水泥路面上,十几辆大型客、货教练车,正在模拟高速公路、隧道等交通设施中有序行进。
▲经改造后,被建成 “生态驾校”的堂子山矿区。
湖州长运汽车运输集团董事长谢中华介绍说,矿山治理是一项惠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治理后的矿区不仅消除了山体滑坡和塌陷等次生灾害隐患,还变成了大型车辆驾驶培训与考试基地,解决了湖州大型运输车辆驾考培训与考试场地空缺的问题。现在的这里,只见树林不见山了!放眼望去,横竖成排、成片的树林和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加了城市绿肺功能。培训车辆在树林中行驶,不仅解决了噪音隔离问题,就连排放的尾气也都能就地“消化”。
“作为堂子山废矿复绿项目的营运主体,我们即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环境修复和生态涵养的守护者。企业需要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找到相互依存的平衡点。除了驾考培训,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好少年儿童交通安全、矿山生态宣教,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体验园为一体的基地,把矿山治理的成果用好,把生态涵养发展理念落实得更到位”谢中华说。
模式创新让湖州敢说治矿最有底气
将矿山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突破,把工作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可操作、能实现的细节,从系统层面综合把控,以保证每个环节扎实推进,形成整体支撑。矿山治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程,一个环节出问题,将影响其他工程进度。还经常动用无人机定期定时对项目全场进行航拍,进行数据比对及时发现问题。湖州自2003年开始,全面推进矿山综合治理以来,年治理率增加从15%到60%,靠的就是系统把控,分层管理。
▲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刚刚完成复绿工程的信谊第二石料厂。
据了解,2016年湖州实现了矿山治理的又一次数量突破,全年共完成老旧、废弃矿山复绿32座。今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矿山复绿列为当前需抓紧落实的26件重大事项之一。按照计划,今年底,湖州还要完成28座废弃矿山治理。在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今年3月完成复绿工程交工验收成信谊第二石料厂,呈梯次结构的山坡上,大部分区域已经长出了1尺多高的“苏丹草”和灌木。现在的这片地还处在养护期,两年后,它们就能实现自然恢复与生态循环功能。
▲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大友转水湾石料厂矿山治理工程。
在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的另一处--大友转水湾石料厂矿山治理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有土地复整、山体防护网加固,以及草种和附着基土喷涂。而与此相隔不到10公里的德清县洛舍镇砂村,十几台挖掘机和运输车正在“集中开采区矿地”上紧张的作业。这个近万亩的废弃矿山,已成为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承载地,一批重大项目开始陆续进驻。其中包括,总投资计划总投资200亿元,一期占地1350亩,以全球首座“汽车生态小镇”为功能定位,被誉为浙江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乐视生态汽车项目。
▲德清县洛舍镇集中开采区综合开发工程。
“为整治废弃矿山,我们将其与土地复垦、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景观建设等结合起来,既消除了矿山边坡安全隐患,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全、土地三大效益。”龚西征说,正是有这样的一个好想法,让湖州走出了最有底气的矿山治理模式。今年3月,湖州发布国内首个《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地方性标准。从矿山建设、生产规模、地表水环境、噪声排放、粉尘浓度、废弃物处置等指标量化等开采源头进行综合能效跟踪管理。这是湖州十几年来矿山治理的经验积累,更是政府围绕“两山”理论,下定决心搞生态建设,谋求绿色经济发展的体现。
▲位于吴兴区埭溪镇东红村,被改造成千亩茶山的婆棚山废弃矿区。
一手抓老旧、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一手抓矿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管理,双管齐下让湖州赢得绿色矿业发展的良好局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湖州已经完成废弃矿山治理304个,其中省级示范工程43个,累计治理复绿1.6万余亩,复垦耕地2.4万余亩,形成可建设用地2.3万余亩。去年底,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中,湖州被列为全国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