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4-10 浏览次数: 次
中国工程企业走进东盟应注意事项
当前及今后十多年,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并以此带动经济增长。东盟已经掀起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近年来,中资企业在东盟的工程承包业务顺利发展,已经创出了品牌,赢得了信任。在“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一体化的双重机遇下,中国工程企业应准确把握时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挖掘东盟市场,注重工程质量,树立良好形象,以谋长远发展。
强化横向合作
东盟市场集中了我国大量央企和地方民营企业。中国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同时,应当加强横向联系与合作,尽量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价格竞争,在保证企业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也维护国家利益,在当地市场上形成多赢的格局。
目前,中企在东盟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港口、电力、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此类项目对融资、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大部分由央企承揽实施。中小企业及地方民营施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加强与大企业合作,利用自己的专长,借力开拓东盟市场。
创新经营方式
由于东盟一些国家缺乏资金,承包工程项目将更多的以带资承包、建营一体化、境外园区开发等新形式展开,比如电站、现代化港口、高铁、城市综合体等等,跨领域经营、跨行业合作将成为承包工程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工程企业尤其以房建为主的施工类企业,应适时调整经营策略,逐步由单一的施工向集规划、投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为一体的新型定位转变,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
做好市场调研
东盟各国政治、经济、人文的多样性决定了域内各国风险种类不尽相同。在东盟承包工程,要特别注意市场调研,了解和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做好项目及相关方的资信调查,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以依托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力量开展相关工作。事中要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积极利用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
本土化经营
本土化经营是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东盟市场也不例外。在东盟市场,本土化经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本土化。通过合理、合法渠道招募、筛、聘用选当地劳务人员,提高当地施工管理人员的占比,加强对当地员工的技能培训,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二是采购本土化。尽可能坚持材料采购与生产加工本地化,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合作本土化。特别在施工安排方面,尽可能与本土公司开展合作,指导、帮助本土公司提高施工管理能力,及时完成施工任务;四是管理本土化。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市场、资金等资源,形成较为完整的综合管理体系,打造经营管理型承包商,实现从“海外公司”向“本土公司”的转变。
依法经营
一是要认真研究、学习并遵守东盟各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充分了解相关政府部门的办事习惯和办事规则;洁身自好,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行事;严格按规定和要求派遣中方劳务人员;二是严格遵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依法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认真做好劳务人员出国前培训教育工作;三是自觉服从中国驻东盟使馆经商参处、中资企业协会的统一协调、管理和文明倡议,展现并维护中国在海外的文明形象。
履行社会责任
首先要对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情况要有一个充分详实的了解,尊重当地文化、遵守当地法律,秉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进行规范的市场化运作,做合格的当地企业公民。
其次,东盟各国都有工会或其他民间组织,这些组织在当地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中国企业要与他们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处理好与工会、民间组织以及驻地社区居民的关系。
要讲究行业道德,注意兼顾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要,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与当地公益事业,处理好与当地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促进合作双方互利共嬴。
总之,在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新常态下,中国工程企业既要把握机遇,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加快“走出去”步伐,有计划、有步骤开拓东盟市场。同时也必须对企业现有业态、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与东盟各方共赢合作,从而实现本企业的长远发展。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