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砂石成为“重灾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25-02-17   浏览次数:

砂石成为“重灾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刻不容缓!

“砂石作为事关国计民生、须臾不可或缺的最基础原材料,这几年来随着砂石矿业权的大量集中投放、一批大型超大型砂石矿山的相继建成投产,‘内卷式’竞争尤为惨烈,已成为国内恶性竞争的‘重灾区’,加强综合整治已迫在眉睫!”2024年12月18日,在中国砂石协会年会上,会长胡幼奕大声疾呼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砂石行业,其他行业和领域也普遍不同程度存在“内卷式”竞争,并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内卷式”竞争,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11-12日召开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再次提及“内卷式”竞争,明确指出“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从原先的“防止”到现在的“综合整治”,从强调行业自律到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其释放出的种种信号表明,近半年来,“内卷式”竞争在包括砂石行业在内的一些行业和领域愈加突出且愈演愈烈,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当机立断,重拳出击,加强综合整治。

图片

砂石行业“内卷式竞争”愈加惨烈

从原来出厂价100元/吨跌至到前几年的80元/吨,再从去年的60元/吨跌至到现在的不足40元/吨,国内砂石价格自前几年开启下行通道以来,一路跌跌不休,现在已滑落到了勉强维持生产的窘境。“内卷式”竞争的不断加剧,不仅直接导致砂石价格的直线式狂跌、砂石矿山生产经营困难,也让砂石这个昔日炙手可热、趋之若鹜的热门行业,正沦落为无人问津、避之不及的冷门行业。

“这两年矿山是惨淡经营,能勉强保本经营就很不错了。”禹州市作为河南的重点建材基地,前几年最高峰时砂石价格曾一度逼近100元/吨大关,这几年来砂石价格一路下行,目前已跌至30多元/吨,基本上无钱可赚。尽管如此,因为该市这几年相继建成了多条千万吨级砂石骨料生产线,“内卷式”竞争异常激烈,许多生产线前期投资还没有收回,许多矿山不得不苦苦支撑。

这只是我国当前砂石矿山“内卷式”竞争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坐拥长江黄金通道的湖北两黄(黄石、黄冈)地区,前几年曾是砂石矿山比较扎堆的“热点地区”,这里不仅集中分布着华新水泥、武穴民本、长江矿业、娲石水泥等一大批砂石矿山,还有中国电建的两座年产量总计达1.1亿吨/年的超大型砂石矿山,累计总产能高达4亿吨/年左右。因为当地砂石需求十分有限,主要销售目标市场为江浙沪地区,与长江下游沿线的江西、安徽以及浙江当地的砂石矿山销售市场高度重合,近年来,随着长江沿线及浙江当地大型砂石矿山的相继投产,“内卷式”竞争愈益加剧,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价格下跌严重、销量总体下降。目前,武穴的砂石价格已经跌至50多元/吨。随着中国电建浠水、蕲春两座超大型砂石矿山的相继投产和超亿吨产能的集中释放,当地的砂石价格还会继续回落,砂石矿山将面临“刺刀见红”的竞争新阶段。

“现在不仅仅是砂石价格下降的问题,砂石销量也在急剧下降。”武穴市的一位砂石矿山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尽管砂石价格一降再降,目前还能勉强维持在50多元/吨,但销售形势并不乐观,供大于求矛盾逐渐显现,按需生产、以销定产可能成为新常态。”

浙江当地的砂石矿山日子也好不到那里去。尽管地理位置优越,但因为前几年拿矿成本过高,在长江沿线湖北、江西、安徽的砂石矿山冲击下,浙江省内的许多砂石矿山出现了量价齐跌状况,有些砂石矿山甚至骑虎难下、进退维谷,陷入了“不生产亏本、生产赔钱”的尴尬境地。

而另一个砂石热点地区广东,这几年也是风云突变、波涛汹涌,尤其是肇庆、云浮两地的西江两岸,以中国电建、华润水泥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中布局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砂石矿山。这几年随着西江流域一批大型砂石矿山的建成投产,广东省的砂石市场也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据中国矿业报在肇庆调研时发现,当地的砂石骨料出厂价目前也跌至50元/吨左右,随着未来砂石价格进一步探底,价格战必将一触即发。

图片

地方政府为砂石“内卷式”竞争主要推手

砂石行业之所以成为“内卷式”竞争的“重灾区”,地方政府无疑是背后的最大推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了解,建筑用砂石资源属于三类矿产,采矿权由市(县)自然资源部门颁发。近年来,一些砂石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严重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开始转向矿业财政,依靠大量出让砂石采矿权来弥补地方财政不足、破解地方财政紧张困局。这些地方政府在屡试不爽并在短期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后,出让砂石采矿权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把辖区内的大大小小山头视为“滚滚财源”,巴不得一夜之间全面出让掉。

湖北黄石市境内及周边原本就有许多在产和在建砂石矿山,砂石产能已严重过剩,可在去年9月25日,当地政府又以36.26亿元的高价出让了一个估算资源量约18.7亿吨、年设计产能7000万吨的超大型砂石矿山,这对原本就竞争激烈的本地砂石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广东省,一些地方在前几年出让大型砂石采矿权中尝到甜头后,出让采矿权的积极性暴涨,而其他地方也是跟风直追、纷纷效仿,一时间,“沿(西)江两岸风云起,砂石矿山滚滚来”。

“现在不仅仅是西江流域,其他地方也纷纷规划设置和出让砂石采矿权。”这几年来一直负责砂石采矿权方案评审的广东省矿业协会一位资深专家颇感忧虑地说,“尽管目前广东省在产和在建的砂石总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地方政府出让砂石采矿权的热情丝毫不减。这样下去,广东省砂石行业‘内卷式’竞争将无可避免。”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随着砂石采矿权投放过度,砂石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砂石采矿权流拍现象频频出现,尤其是砂石热点地区的广东省,这几年来砂石采矿权流拍个数不断增加,有的采矿权甚至比原来高位的位置好价格低,但依然无人摘牌。尽管如此,当地出让砂石采矿权的热度不减,有的砂石采矿权甚至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流拍后,依然降价继续挂牌出让。中国砂石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我国未成交的砂石采矿权达233宗,将近三成的砂石采矿权流拍、终止或中止。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从过去的大肆‘卖地’到现在的疯狂‘卖矿’,地方政府这种只顾当前利益而不顾市场需求、盲目过度出让砂石采矿权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砂石行业‘内卷式’竞争,不利于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说。

图片

国家重拳出击综合整治

近年来,多领域出现的“内卷式”竞争不仅成为热词引发业内关注,更是在半年时间内引发中央层面两度会议强调。从去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12月11-12日召开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指出“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中央层面对“内卷式”竞争的措辞愈加严厉,所规制的对象也愈发清晰,接下来必有更具体措施陆续出台。这对包括砂石行业在内的多个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尤其是从强调行业自律到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更是掐准了“内卷式”竞争的“七寸”。“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效益,不顾自身发展优势,不管当地市场需求,盲目规划出让砂石采矿权,最终导致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建设等问题,加剧了‘内卷式’竞争,严重制约了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位业内专家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尤其是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旨在优化市场环境,防止在相同领域内重复建设。对砂石行业来说,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和出让采矿权,从源头上防止砂石矿山低水平重复建设、砂石产能总体严重过剩局面。”

“‘内卷’是恶性竞争,其本质上就是低价竞争,不计成本,不计利润。低价销售、低价竞争必然引发低品质发展,这与国家高质量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新能源、新技术、新豪华”成都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原局长袁喜禄表示,“‘内卷式’竞争将挤压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影响其长远创新发展。打破‘内卷式’恶性竞争需要政府的规范,更需要企业家的主动作为。”

图片 

然而,对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砂石行业而言,砂石企业想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要想打破低价同质化竞争,避免砂石矿山在同一个产品上过度投入、重复建设,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挖掘资源潜力,依靠协同创新、科技进步来拉长产业链、扩大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但是,当前由于诸多政策限制,砂石矿山在新产品开发及升级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比如在建筑用砂采矿证范围内发现了含钙比较高或可用于板材的资源,若想发展碳酸钙、氧化钙项目或制作板材出售,制度上还存在一定限制。

“坚持‘善用资源,优质优用’原则,依靠现有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是提高砂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主要手段,更是砂石矿山避免产品同质化、打破‘内卷式’竞争的最好途径。然而,当前对砂石矿山的诸多限制,无形之中束缚住了矿山企业转型升级的手脚。”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现行的政策是,一些石材矿山的废料可以用于加工砂石骨料,而一些砂石矿山中可用作高端石材的少量资源也只能打碎当砂石骨料卖却不能以荒料出售。所有法律规章应因时而变,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而不是限制高质量发展。过去砂石骨料比较火热时,出台这项限制性规定很有必要,现在砂石行业“内卷式”竞争愈益激烈,更应从法律制度上来保障和鼓励砂石矿山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而面对国内砂石行业“内卷式”竞争日益加剧状况,中国砂石协会也是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砂石协会年会暨中国砂石协会第七届九次理事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砂石行业自律公约》,呼吁倡导公平竞争,维护砂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环境,反对行业的无序竞争;贯彻落实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新政策、新技术、新标准引领行业沿着工业化道路发展。

“砂石作为大宗矿产品,资源相对集中,销售半径受限,目标市场单一,同质化又比较严重,极易引发‘内卷式’竞争。”胡幼奕表示,砂石行业打破“内卷式”恶性竞争非一部门(协会)之力所能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的规范、行业协会的自律、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更需要砂石矿山的主动作为、创新变革。唯有多方协同发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产品结构,打赢“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攻坚战,砂石行业才能“砂”出重围,实现风景这边独好。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5年02月1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