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2-17 浏览次数: 次
隆冬渐近春遥远——2024年中国砂石行业运行情况调查
初冬已至,隆冬渐近。对我国砂石行业而言,今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来得特别早。纵观2024年,国内砂石行业陷入了近10年来的最低谷,总体产能过剩、市场严重萎缩、需求持续不旺、量价双双下跌已成为常态,局部短暂的供应紧缺、偶尔的价格反弹也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改变整个砂石行业日渐下行之颓势。
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对国内砂石行业而言,2024年才只是冬天的开始,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隆冬还在路上,更加严峻、愈益残酷的考验正在来临,砂石矿山企业究竟谁能“笑傲江湖”、挺过这段遥遥无期的寒冬仍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砂石行业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危中求机,谋大势成大事,从‘强化成本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等关键环节发力,精耕细作,做好‘一块钱’生意,将直接决定着砂石矿山能够‘砂’出重围,实现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在盘点回顾2024年的砂石行业运行情况时深感忧虑地说。
量价齐跌回天无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砂石行业来说,这几年也是年年有不同,年年有变化。相对前几年“一砂难求”、量价齐升、价格一天一个价的大好形势,这几年的砂石行业陷入了急转直下、量价齐跌的困境,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尤其是进入2024年,国内砂石行业更是整体下行,热点地区不“热”、冷门地区更“冷”现象加剧。而这一切与房地产市场有莫大关系。作为国内砂石市场的最大需求方和最强支撑点,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投资降幅不断扩大。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国内的砂石市场走向。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材行业受下游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下滑态势影响,先涨后跌趋势明显,收入水平下降7.9%、利润下降了21%,并且中短期内下行趋势基本不会改变,这将直接决定砂石行业未来的走势。”胡幼奕分析说。
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8680亿元,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0.5%;房屋施工面积下降12.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12.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2.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2.4%;房屋竣工面积下降24.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23.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9.2%;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4.0%。截至9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177万平方米,增长13.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0.8%。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20.0%.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并不乐观,尽管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了支持鼓励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政策,但产生的积极效应并没有显现出来。
砂石市场需求端的严重受挫,直接决定着砂石生产端的低位运行。据中国矿业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地处中原的河南,这几年砂石市场行情一路下行,量价齐跌比较明显。河南重点建材基地的禹州市,砂石骨料出矿价格从前几年的近百元/吨跌至到去年的40多元/吨,今年已跌至30多元/吨。驻马店确山、泌阳等河南省内的砂石热点地区,砂石骨料出矿价格也已跌至30多元/吨。湖北武穴,这几年一直是长江流域的砂石集中供应区和热点销售区,这几年砂石价格也是下跌突出,今年上船价已经跌至50元/吨左右,而且还出现了罕见的滞销现象。至于广东西江流域,这个被喻为“稳赚不赔”的砂石“风水宝地”,也出乎意料地出现了砂石骨料价格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以来,砂石价格上船价格更是跌至50元/吨左右,且继续下行的风险和压力依然很大。
而一直比较稳健的江浙地区,这几年砂石市场也好不到那里去。浙江省矿业联合会会长邱建平表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砂石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情况。在此情况下,浙江砂石市场呈“量减价跌”走势,石料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据百年建筑网数据统计,截至11月15日,全国砂石综合均价95元/吨,周环比下降0.18%,同比下跌9.8%。目前天然砂均价121元/吨,周环比下降0.41%,同比下降7.6%;机制砂均价83元/吨,周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12.6%;碎石均价81元/吨,周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0%。
而有关建材上市企业批露的数字也印证了国内砂石行业的严峻形势。据华新水泥、华润建材科技、海螺水泥、天山股份等上市企业的三季度报告数据来看,这四家企业的净利润普遍下降,多数企业营收也呈下滑态势,最高同比降幅超30%。而在砂石产能方面,2023年四家企业总计砂石年产能约7.9亿吨,这一庞大的产能规模在当前市场变化下承受了巨大压力。
以天山股份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4.6亿元,同比下降 23.55%,归母净利润更是出现巨额亏损,同比下降 7471.1%。2024 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7.6亿元,1-9月销售骨料9336万吨,同比下降9.22%,尽管其拥有2.2亿吨的骨料产能,但销售的下滑暗示着市场需求的疲软。华新水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47.19亿元,同比增长2.2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9.26%,2023年其骨料年产能达2.77亿吨,营收增长而利润下降,表明成本压力或价格因素对其砂石业务产生了影响。华润建材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额和毛利同比减少,其2023年全部砂石项目建成后预计骨料年产能将达1.475亿吨(含权益产能),当前的经营数据反映出市场的不景气对其砂石业务的冲击。海螺水泥营收和净利润下降明显,2023年年底骨料产能为1.49亿吨,市场变化对其砂石业务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显著影响。
“前两年,在水泥价格下跌严重的情况下,国内水泥龙头企业把砂石骨料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建设砂石矿山,提高砂石骨料产能,实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但今年以来,随着砂石市场的持续低迷,砂石骨料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些企业的砂石板块受到了严重冲击,盈利能力应声而降。”上海钢联百年建筑网砂石首席分析师陈自灵分析说。
需求端不旺、产能严重过剩不仅导致了价格的持续探底,还直接影响了砂石矿山产能的释放。据百年建筑网调研,截至2024年11月13日,本周(11月8日-15日)全国样本砂石矿山厂和加工厂产线开机率为63.38%,较上周减少0.36个百分点。本周全国样本砂石矿山厂和加工厂产能利用率为39.42%,较上周下降0.15个百分点。华东部分市场产量下降,北方现阶段由于施工条件受限,整体销量下滑。预计未来砂石出货将呈现南强北弱态势,测算砂石产能利用率或保持偏稳运行。
矿权频放雪上加霜
值得警惕的是,尽管当前国内砂石产能整体严重过剩,在产砂石矿山开机率和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在建大型超大型矿山正在紧锣密鼓全面推进,但一些地方投放砂石采矿权的热情丝毫不减,这必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砂石市场供大于求矛盾。
据中国矿业报记者调研了解,2024年,面对国内砂石产能严重过剩和严峻的砂石供求形势,国内砂石采矿权总体投放数量虽有所减少,但个别省份仍在继续投放砂石采矿权。
据此前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出让砂石类采矿权505宗(比2023年下半年的582宗减少13.23%,较2023年上半年的523宗减少3.44%)、涉及批复储量约132.57亿吨、总设计年产能超8.4亿吨、平均溢价率为11.27%、平均获矿成本约2.36元/吨,上述数值均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西部地区新出让采矿权数量较多,而新疆矿权出让数量位居第一,约95宗;云南及贵州两地次之,分别达到67宗和53宗。
作为砂石传统的热点地区广东省,近年来尽管总体砂石产能已呈现严重过剩势头,在建产能短期内将急剧释放,但并没有影响到地方投放砂石采矿权的积极性。据粗略统计,自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短短40天时间内,广东省又相继挂牌出让了8宗砂石采矿权。
而在此之前广东省砂石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上半年,广东省通过招拍挂形式新增产能已拍出新矿权共计49个,产能累计为34454.39万吨(约13251.69万m³)/年,其中2024年上半年,广东省通过招拍挂招拍挂形式新增设计产能为2162.99万吨(约831.92万m³)/年,采矿权共计7个。根据公开数据测算,目前广东省已知未拍出矿权共计21个,总储量为439904.56万吨(169194.06万m³),其中以云浮、肇庆推出矿权居多。新增矿权也正在陆续投产中,因2023年现有的70%产能为2020年后的新增矿山产能,所以矿权逐步到期情况少,有效期内矿权产能下降空间小,再加上新增矿权的不断投产,由此可预测在2025年后,砂石行业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锐减后,现在又开始转向矿产财政,不断规划设置砂石采矿权,这必将进一步加剧当地砂石市场供求矛盾,影响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矿业协会一位资深专家忧虑地说。
而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的湖北“两黄”(黄冈、黄石)地区,这几年砂石采矿权也是频频投放,而且动辄就是3000万吨/年、4000万吨/年甚至7000万吨、1亿吨/年的“巨无霸”。据粗略统计,该地区在产和在建砂石产能已高达4亿吨左右,在全国首屈一指。可即便如此,该地区还在继续挂牌出让大型砂石采矿权。9月25日,黄石市开铁区云头垴矿区年产7000万吨石灰岩矿以底价36.26亿元成功出让,在当地引起震动,也让长江流域的砂石市场增加了更多变数。据统计,该矿是全国第3宗年产能7000万吨,也是长江流域第6宗年产能5000万吨以上的超级大型砂石骨料矿山。而其余5宗年产5000万吨以上砂石大矿已有2宗投产、3宗正在建设中,其中,华新亿吨骨料线和中电建安徽长九年产7000万吨项目已经投产;中电建湖北蕲春年产7000万吨项目、安徽交控安徽柯家村年产6000万吨项目计划于今年建成投产;华新武穴年产5500万吨砂石大矿于今年3月竞得。
而前几年取得的砂石采矿权也在2024年迎来集中投产。据此前统计,2024年全国年产500万吨级砂石矿投产产能超过10亿吨。2024年上半年投产16宗,合计年产能1.89亿吨。其中,浙江投产6宗,数量最多,合计年产能达8200万吨;广东次之,投产4宗,合计年产能6650万吨;安徽、湖北、海南、广西、江西都有项目投产,合计年产能4000万吨。下半年预投产的(500万吨级以上)项目共56宗,合计年产能超8.68亿吨。其中,广东、安徽预投产年产能均在2亿吨左右。已有发布规划中,广东将投产13宗,合计年产能2.22亿吨,占据榜首;安徽将投产9宗,合计年产能1.96亿吨位于第二;湖北将投产9宗砂石矿,合计年产能近1.45亿吨,位于第三。
纵观2024年,砂石市场形势并未好转。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提升,价格依旧低位徘徊,但新增产能持续增加,新的砂石采矿权依然投放,这样的“一减一加”,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砂石市场供求矛盾,让原来高价取得采矿权的在产矿山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未来走势不容乐观
与煤炭、金属矿产周期性反复不同的是,因为我国砂石资源十分丰富,用途单一,销售半径受限,而且在产和在建的大型砂石矿山居多,总体产能已严重过剩,我国的砂石行业要想在短期内实现“咸鱼翻身”、重新回归前几年的高光时刻几无可能。
更重要的是,当前砂石的市场形势和原先的高位发展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供需反向而行,一方面是砂石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持续下降,一方面是新的砂石采矿权依然继续投放、新建矿山产能不断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已经严重饱和的砂石供应市场。
“砂石行业已进入整体产能全面过剩、量价齐跌的新常态。随着新的砂石采矿权的继续投放、在建矿山产能大量集中释放、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位运行,砂石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将更加艰难。如何当下‘活’下去,以时间赢得发展的空间,是当前砂石矿山的当务之急。”胡幼奕表示。
事实上,一些在前几年高价竞得砂石采矿权的企业风险已经显现,有的砂石矿山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如果不继续生产,前期采矿权和矿山建设投入将血本无归;如果继续开工建设或生产,将陷入长期亏损的无底洞。而新竞得砂石采矿权的企业,尽管当前取得采矿权的成本较前几年有所降低,与原来的矿山具备了比较优势,但面临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随着砂石价格的一路探底、“跌跌不休”,预期的目标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导致入不敷出的困境。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刚表示,近些年全国新建建筑面积持续下降,预计未来几年难以出现新的增长空间。对于砂石行业未来的发展,应从国家、行业角度控制新增产能,从供给端减少无序增加;从砂石行业自身来说,应努力修炼内功,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好的质量控制系统。同时,加深对砂石生产工艺的了解、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遵循低碳绿色发展,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截至2024年9月底,浙江省普通建筑用石料保有储量34亿吨,按近5年每年平均开采量3.5亿吨左右,可供开采近10年,总体处于饱和、超饱和状态。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政府化债导致基建项目资金短缺的背景下,砂石市场有效需求疲软,砂石市场价格整体下行,而且这将持续很长一段时期。”邱建平分析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浙江省的砂石市场正是全国砂石市场的一个缩影,凸显着当前全国砂石市场的严峻形势。
“整体来看,砂石行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转型升级后,其各项发展几乎在2020年达到了顶峰。然而随着疫情爆发、房地产市场低迷、国际形势动荡、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叠加,砂石行业也步入了下行周期,需求量持续缩减。未来几年,预计砂石市场需求还会继续下跌,而新型城镇化及城乡融合可能会成为砂石需求的支撑点。”相关人士分析。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对国内的砂石行业而言,初冬已经不期而至、提前到来,更加寒冷的隆冬正在大步流星、疾速而来,至于春天何时到来,依然扑朔迷离、不得而知。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5年0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