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6-10 浏览次数: 次
全球最大砂石矿山产销量突破1亿吨!科技创新助力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10点零8分,随着载满10000余吨中电建长九公司绿色砂石的华禹899号货轮离港驶入长江,这个被喻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砂石骨料矿山投产以来的砂石产销量一举突破了亿吨大关。
据了解,长九项目始建于2017年9月,建设规模为年产7000万吨砂石料,拥有全国单一体量规模最大的生产系统,涵盖矿山开采、矿石加工、廊道输送、陆域筛洗和码头装船,也是我国砂石矿山中科技成色十足、科技含量高的一个大型智能化矿山。
“长九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逐步实现了系统稳定运行。同时项目成功引用数字化管理,建成了物联网管控和智慧码头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产品研发端发力,建成了砂石行业全国首家三级试验室,稳定保持试验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先进性,为高品质砂石产品的生产和深度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了中国砂石行业的一面旗帜。”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颇为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国砂石行业在理念、管理、模式、工艺技术、装备、标准规范、检验检测技术、固废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不断创新,行业也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批大型智能化矿山脱颖而出。
01 锻造时代“追光人”
如果说科技是时代之光,科技工作者则是时代的“追光人”。然而,多年来,由于我国的砂石工业一直游离在工业体制之外,相关的科研机构、标准体系缺失,人才队伍严重匮乏。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砂石年产量和消费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有着庞大的开采、加工、运输体量,但社会上对砂石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脏、乱、差,科技含量低等传统印象中,迫切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来不断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实现砂石行业全方位的‘华丽蜕变’。”胡幼奕说。
然而,要彻底改变砂石行业的人才状况并非易事。多年来,砂石行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缓慢,对科技人员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砂石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亟需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加快建设行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同时,要加大资源投入,创新培养方式,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塑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员进入科研领域并能够潜心开展研究。
知耻而后勇。近年来,我国砂石行业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队伍和科技研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枣庄鑫金山、黎明重工、浙矿重工等先后成立了院士工作站,湖州新开元、南昌矿机、水电八局、景津环保等陆续成立了博士后科研站。与此同时,中国砂石协会主动作为,把砂石行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办起了自己的“黄埔军校”,自2017年到2021年联合北京建筑大学先后举办了六期“全国砂石骨料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高级培训班”,累计培训400余人,为推动砂石行业的人才培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每年进入砂石行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砂石科技人员申请中高级职称也热情高涨。2015年以来,中国砂石协会陆续组建了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绿色矿山建设评估专家库等。砂石行业现在是人才辈出。”胡幼奕在采访中表示。
近年来,这些扎根一线的“追光人”,让科技走进生产实践,用科技创造高品质产品,他们从科技项目立项到应用推广的整个过程中,刻苦攻关,从产品图纸设计、工艺编制、标准制定、试制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性能检测与试验、数据分析等,组织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为科技成果的顺利进行和设计质量提供了保证,加速了砂石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质量高、管理好的行业发展目标实现。
“这些科技工作者,他们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年龄大小,像螺丝钉一样钉在了需要他们的各自岗位,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胡幼奕深情地说,正是在这些砂石行业“追光人”的执着探索和不懈努力下,我国砂石行业的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一项项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砂石行业高品质机制砂制备研发以及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砂石基地建设贡献了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了大量的核心技术装备支撑。
2019年以来,我国砂石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更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来引领行业发展,以确保产业发展的安全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对于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及大规模推广应用更是迫在眉睫。胡幼奕认为,在新形势下,全力助推砂石与装备行业的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是砂石行业和企业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担当。砂石行业需要加大科技投入,砂石科技工作者创新研发短流程、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技术和装备,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积极推广新技术,推进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提高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动砂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02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我国砂石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成效显著,但在砂石开采、生产、运输及其配套装备、系统化技术集成、产品在线监测等方面还有很多技术上的瓶颈及尚未破解的难点。”胡幼奕直言不讳地说。
关键时刻,作为砂石行业“主心骨”的中国砂石协会挺身而出,挑起了以科技振兴行业的重任。近年来,该协会以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发展为使命,从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入手,成立了砂石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举办中国砂石协会砂石科学技术奖评审活动,并在首届“砂石科学技术奖”中评选出短流程低能耗高品质砂石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砂石骨料生产废水零排放智能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环保型固定式建筑固废资源化成套关键技术、精细爆破现场应用探索与研究等22个获奖项目。
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中国砂石协会坚持科技创新的主要路径。为行业科技创新把脉问诊、指向导航,并把调研报告及时汇报给上级单位和有关部委,为助力砂石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
“去年以来,我们陆续到世邦集团、江苏山宝、浙矿重工、湖北楚道凿岩、中联重科等砂石矿山及装备企业走访调研,聆听了企业各方面的诉求,并展开砂石工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这对厘清未来5年砂石工业发展的思路、目标、方向,以及推动科技进步、优化产业布局、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胡幼奕表示。
标准是科技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砂石协会联合全行业力量大力推动砂石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据粗略统计,在中国砂石协会的支撑参与下,国家标准《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砂石骨料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等相继发布。同时,还有行业标准《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以及团体标准《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砂石骨料绿色生产与运输评价标准》等相继发布实施。
“2022年,中国砂石协会将继续致力于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砂石行业智能工厂评价规范》等多项团体标准征集工作启动,行业标准《干法制砂生产线技术要求》被列入工信部标准制修订计划,行业标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评价规范》和《砂石综合利用规范》入选2021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胡幼奕介绍。
03 突出科技成果评价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中国砂石协会深谙此理。
“协会自2020年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以来,经过3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流程、管理办法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专家库。组织专家对被评价科技成果进行审查与辨别,对其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出具国家认可的科技成果评价报告。”胡幼奕介绍,协会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实践中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来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砂石行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实现砂石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统计,3年来,共有26项科技成果通过了中国砂石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有182人(次)担任评价专家。其中,通过协会组织科技成果评价的水电九局“GEPI(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制备高品质砂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河北建科院“低碳机制骨料新工业体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分别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科技创新不断深化。激发内生动力,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对标国际一流,着力突破“发展瓶颈”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走进生产一线,多项技术工艺装备入选相关国家级目录,具有中国特色的砂石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19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砂石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砂石行业科技水平的要求更是不断提升。”胡幼奕表示,我国砂石行业要围绕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激发内生动力,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对标国际一流,着力突破发展瓶颈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走进生产一线,多项技术工艺装备入选相关国家级目录,具有中国特色的砂石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这一目标,持续科技创新,提升竞争能力,才能在砂石科学体系、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发展。
(首席记者 王琼杰 通讯员 杨晓东)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2年0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