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发布日期:2022-03-09   浏览次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建议,通过数字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

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

徐征认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这是推进固废治理体系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

建筑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虽然转型与创新速度很快,但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推进过程中计价体系不健全、BIM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较大等。

为此,徐征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应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第二,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第三,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第四,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

同时,徐征建议,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模型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他同时建议,加快对建筑行业数字化的整体推进,加强政策供给,积极引导上游企业主动带动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总体来看,我国在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率方面,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着广阔的空间。

面对当前巨大的建筑垃圾产生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明显偏低,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徐征认为,这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还是以政策引导为主,缺乏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专项立法。二是缺乏从源头上减少工程建设建筑垃圾产生的工作机制,行业绿色建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要在不断磨合和培育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建筑垃圾从产生源头到处理末端存在磨合期,建筑垃圾混装的特性使工厂化处理的产能无法一次性铺开。

“这几方面因素造成了上游亟待处理的建筑垃圾量不少,中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产能利用率不高,下游使用再生砂石骨料政策引导不够。破解这个局面的关键,在于出台相关措施对建筑垃圾中下游和中上游之间进行衔接和导流。”徐征说。

徐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城市更新业务,不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不断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建筑,践行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二是坚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建造,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总量;三是坚持无废城市理念,积极研发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同时,他建议以市场为导向,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建设完备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基础设施体系。

拓展阅读:

近日从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公司(以下简称“湖州公司”)召开的2021年度先进表彰会暨2022年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湖州公司2021年全年石矿和混凝土实现产值22.85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湖州公司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湖州公司在上海建工集团和建材科技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科学部署,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超额完成了建材科技集团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2021年,湖州公司石矿和混凝土实现产值22.85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石矿在精品料保供、精品机制砂规模化生产上迈出可喜步伐,保障了全年石矿的经济效益;混凝土板块土方量再创新高,全年共生产混凝土362.0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47%,尤其是苏州上建杭鑫拌站年产量率先突破100万立方米,成为建材科技集团首家单站破百万立方米的外埠拌站。

湖州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姚绍武表示,2022年是湖州公司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公司要紧紧围绕2022年的发展目标,务实开拓,严抓精管,以高质量、高效益的“双高”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国矿业报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2年03月09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