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7-13 浏览次数: 次
加快“开前门”坚决“堵后门”,砂石市场供应和价格趋于稳定
砂石供应紧张起于何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在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真正解决市场上砂石供应紧张的难题?目前我国砂石供应紧张问题是否有所缓解?为此,经济日报、中国建材报于近期联合开展了基建用砂保供稳价一线调研,探究基础建筑工程用砂供应紧张问题的来龙去脉,寻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解决之道。
2021年6月15日,经济日报、中国建材报到中国砂石协会调研砂石行业运行状况
砂石是工程建设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砂石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多年大规模开采,天然砂石资源逐渐减少,近年来国内主要江河来砂量大幅下降,加之一些地方对砂石基础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行业整治工作简单粗放,没有统筹好“堵后门”和“开前门”的关系,遏制滥采滥挖的同时没有在开源保供上下功夫,砂石产量明显减少,造成区域性供需短期失衡,价格大幅上涨,低质砂石进入市场,增加基建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成本的同时,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并带来质量安全隐患。
2021年6月15日,经济日报、中国建材报到中国砂石协会调研砂石行业运行状况
2017年开始,我国天然砂石资源供应出现紧张,价格不断走高。2018年,全国近1/3的地区出现砂石供应缺口。2019年,部分地区出现“一砂难求”状态。直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不少工程项目进度后延,砂石价格才有所回落。但时间不长,今年3月至5月,区域砂石价格又出现了波动,长江下游部分砂石产品价格最多上涨超20%,部分规格上涨接近30%。
为稳定砂石市场供应、保持价格总体平稳、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密集出台相关政策。2019年11月,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数次“点名”大宗商品,部署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开前门”和坚决“堵后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合理控制河湖沙开采,逐步提升机制砂石等替代砂源利用比例,优化产销布局,加快构建区域供需平衡、价格合理、绿色环保、优质高效的砂石产业体系。具体措施主要有:通过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制砂石、优化机制砂石开发布局、加快形成机制砂石优质产能、推进砂石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降低运输成本等措施,推动机制砂石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非法采砂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河道砂石资源、加大河道航道疏浚砂利用等措施,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与利用;通过合理开采海砂资源、严格规范海砂使用,逐步有序推进海砂开采利用;通过支持废石尾矿综合利用、鼓励利用固废资源制造再生砂石、推动工程施工采挖砂石统筹利用等,积极推进砂源替代利用。
与此同时,通过依法严厉查处违法开采、非法盗采、违规生产、污染破坏环境、造假掺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建设工程违规使用海砂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调查表明,砂石市场供应和价格逐步趋于稳定。机制砂石在建设用砂石中的占比逐渐上升,目前已有七成市场份额。建筑固废与道路等工程施工洞渣、尾矿废石等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出来的砂石骨料,逐步成为当前砂石市场的有效补充。海砂淡化的相应技术已有所突破,标准体系的完善正在起步,砂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随着更多高品质机制砂石产能的陆续释放,其他砂源市场探索的日益深入,相关标准体系的逐渐完善,砂石供需失衡的困境将逐步破除,区域供需平衡、价格合理、绿色环保、优质高效的砂石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时不远。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0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