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清华大学和砂石行业的不解情缘

发布日期:2021-04-26   浏览次数:

清华大学和砂石行业的不解情缘

 

伴随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清华大学举行升旗仪式,也开启了110周年校庆的日子。

图片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图片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1个学院、59个系,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砂石等建材行业贡献了大量人才。

砂石行业同清华有着众多的不解之缘,其中,砂石混凝土行业中常用术语中的“砼”字,其发明人蔡方荫就是清华大学1925年的毕业生。砂石骨料行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是同国内众多顶尖科研院所,以及清华等高校人才的支撑密不可分的。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就有两位顾问来自清华。

图片

廉慧珍教授

廉慧珍教授,1933年11月生,1958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至1994年退休。

廉慧珍教授上世纪70年代初即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先后承担过海军后勤部的高强混凝土、北部湾海上采油平台高强流态混凝土等科研任务,80年代开始先后承担“七五”和“八五”国建重点科技攻关专题。90年代初和吴中伟一起,最早在全国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退休后承担过多项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的指导任务。

图片

覃维祖教授

覃维祖教授,1942年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覃维祖教授是我国建筑材料方面的专家,长期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早期开裂和耐久性评价、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及其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外加剂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覃维祖教授曾任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路面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专题组长,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B计划项目《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重点工程混凝土安全性研究》等工作。

清华人直接投身砂石产业的也大有人在,世邦工业科技集团常务副总方立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图片

世邦工业科技集团常务副总方立波

中国砂石协会也同清华大学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

图片

2020年4 月10 日,中国砂石协会胡幼奕会长一行到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考察交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稳步推进,中国砂石行业也正朝着“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未来的砂石行业也需要同清华等高等学府密切合作,引入高科技人才,促进行业发展!

在此,祝福清华110周年华诞!

来源:中国砂石协会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04月26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