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3-24 浏览次数: 次
“飞沙走石”与“砂里淘金”并存,机制砂的“黄金时代”正式到来!
一场“遮天蔽日”的强沙尘暴席卷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这也成为近十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网友说他是半夜被呛醒的,关着门窗都深觉呼吸困难。
近十年来最强沙尘暴,历史上实属罕见!
北京的“00后”们不少被吓到了,这土黄土黄的天啊,什么情况啊!沙尘暴来了,并且是近十年来最强沙尘暴。也就是说,“00后”们此生可能第一次看到这么强烈的沙尘暴。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沙尘暴形成一般有三个条件:地表裸露,干燥少雨,加上冷空气影响。这些传统的沙尘地,一刮冷空气,就会把沙尘卷起来形成沙尘暴。
严重干旱成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地球上古已有之的自然现象,它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然而,沙尘暴频发,却也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蒙古国是全球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数据显示,蒙古国最近连续多年创纪录的高温和干旱,是25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的干旱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打击,也成为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荒漠化已影响到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由于干旱和荒漠化,全球每年失去1200万公顷的土地,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全球粮食产量到2035年将减少12%。
众所周知,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沙漠覆盖。而如何治沙、阻止土地荒漠化进程,仍然是摆在世界多国面前的一大难题。
然而,近期多家媒体却报道称,目前全球正面临沙子短缺的危机。这也为人类应该如何综合治理沙尘暴,带来进一步的思考。
无处不在的沙子却面临短缺危机?
除了空气和水,沙子是人类使用最多的自然资源,甚至超过石油。据统计,全球每年消耗的沙子达500亿吨,足以覆盖整个英国。随着土地荒漠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担心漫天的黄沙会吞噬更多土地。然而,最近的一条消息令人震惊:地球上的沙子正在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我们知道,沙子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人类每年用于基建的沙子消耗数量可达400亿-500亿吨!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沙子的自然增速,随着人类基建速度的进一步增加,地球沙子面临危机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太远。
“砂战”(Sand War)
2012年,法国导演丹尼斯·德斯特拉克制作了一部名为“砂战”(Sand War)的纪录片,给出了惊人的数据:建造一座普通住宅需要200吨砂子;建造医院所需的砂子量为3000吨;修建1公里高速公路所需的砂子量是3万吨;建造一座核电站所需的砂子量是1200万吨。
你可能会想:愁什么治理土地荒漠化呢,把沙漠的沙子拿来用不就好了?很遗憾,沙漠里的沙子和我们建筑所用的砂子完全不同,其含碱量过高,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且太过圆润,凝结力差,难以满足建筑标准,从而无法直接为人类所用。最终导致墙体破裂甚至是建筑倒塌,因此将沙漠里的沙子用于建筑是被明令禁止的。
除了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沙子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填海造地。建造棕榈岛,大约需要沙子1.86亿立方米,这几乎让迪拜将海湾地区的海床挖空了,在这之后建造哈法利塔时,这个被沙漠包围的国家,却只能从澳大利亚进口沙子。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对沙子的需求逐年增加,砂石骨料是世界各国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我国每年用于混凝土的砂石骨料约150亿吨,加上沥青混凝土、铁路道砟、水处理等其他用量,每年约200亿吨,占全世界的50%。如果无法找到可替代资源,用不了多久,沙子就会被耗尽。
柬埔寨渔民 帕拉:对于我和大多数渔民来说,我们在沿海地区依赖沙子,海洋需要沙子,红树林的根也需要土壤。这些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断增多的采砂船,不仅破坏了当地河流的生态环境,也威胁着他们的生计。
新加坡未来填海计划
近40年间,新加坡为了给近600万国民创造更多的空间,这个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国家填海造地130平方公里,有来自于自身的矿场与海床者,或者挖掘隧道后生产的砂石,但这蕞尔小岛的土方终究无法满足自身需求,于是,重度仰赖邻国砂石的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大的砂石进口国之一。
砂子稀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砂子的资源短缺,某种意义上只是影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但是,采砂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从长远意义上来讲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无论合法还是非法的采砂,都会造成严重的海岸侵蚀,还会对河流、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采砂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无处不在。这些影响的存在方式是潜移默化的,看似不起眼,却可以在某些时刻环境对人的惩罚一触即发!
天然沙的替代材料——机制砂逐渐被推上市场
我国石矿资源丰富,机制砂石原材料来源丰富,除多个常见矿种适合制备机制砂石外,多种尾矿、废石也可以制备品质优良的机制砂石。机制砂石可采用工业化生产,且生产过程基本不受天气、汛期等因素影响,产量和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砂石级配、粒型、石粉含量等指标更可控,可达到精品砂石标准。目前,机制砂石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已有多年历史,很多工程项目都早已使用机制砂来替代河砂,技术成熟,性能可靠。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由于天然砂石资源有限,无规划、不科学的开采天然砂石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推动传统砂石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已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机制砂石将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 现代化机制砂石标准化工厂生产的优质砂石骨料,其品质已达到或超过天然砂石的品质,我国于建国初期的1952年在北京南口采石厂筹建第一条机制砂石生产线,开始规模化生产机制砂石,并于1958年首次大规模应用于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后来的猫跳河大坝、三峡大坝、京沪高铁、雄安新区、北京夏季奥运会、北京冬季奥运会、北京副中心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地铁、高速、高档写字楼等建设项目使用了机制砂或机制碎石,且效果良好。
◆ 机制砂石工业体系基本完善,正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质量管控日益齐备,机制砂石产量、质量、价格稳定,能为经济建设源源不断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 机制砂石产业可带动资源勘查、采矿、爆破、矿山运输、砂石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检验、教育、培训、人才输出,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智能制造和智慧矿山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创造相关工业产值高达数万亿元,机制砂石已经成为经济稳增长,新基建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起到发展壮大制造业、培育稳定持续税源,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关键支撑作用。
◆ 目前,机制砂石是自然界最大宗的矿产品和基础建筑材料,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应用机制砂石的市场,每年使用量约200亿吨,产值2万亿元,约占全球的一半。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全球最大的机制砂石企业都在中国。经过40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的机制砂石规模和效益已跃居世界第一,自主创新了一批新型实用技术。从学习追赶到并跑领跑,已经成为全球砂石行业引领者。世界砂石看中国,中国砂石工业已在世界砂石工业处于重要地位。“中国砂石”已成长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因此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制砂石,势在必行。
据中国砂石协会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今,我国砂石骨料总消费量从100亿吨增长至213亿吨,增长了两倍多,其中机制砂的消费量占比从不到四成上升到九成左右。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体量大且增速仍较高,预计2020-2030年间我国砂石骨料年需求量将达到250亿吨的高位后平稳运行。
2008-2019年我国砂石骨料总消费量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和新基建的提速发力,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建筑材料,中国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仍有巨大潜力,未来不可预期。
面对各地砂石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确保国家基建投资形成实物量,保障供给至关重要。
其途径主要包括: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促进现有机制砂石矿山企业达产;对已经关停的砂石企业,经过合法重组和整改后,加快投入生产;对矿权即将到期的砂石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矿业权期限,并批复相应的砂石矿资源,依靠原有生产线设备生产砂石骨料;鼓励利用尾矿、废石生产机制砂石;积极投放砂石采矿权,加强资源丰富地区和需求量大的地区的衔接。对主要运输通道原有的分散的小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布局大型砂石生产基地,改变行业落后小散乱的局面;充分利用现有装饰石材矿山、铁矿、有色金属矿等产生的尾矿、废石生产机制砂石骨料;针对我国机制砂石产能充足地区,如河北承德、唐山,贵州等地,加快建设机制砂石运输专用通道,扩大砂石销售途径,促进当地企业释放产能。
在保障供给的同时,要深入贯彻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大力推动砂石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不管是被风儿带来的沙,还是石矿开采制砂,学会用更聪明合理的方法减少天然沙的使用,大力发展机制砂等替代品,我们才能阻止这些最珍贵的资源永远地从我们的手指中溜走。
来源:中国砂石协会综合整理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