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1-24 浏览次数: 次
环京绿色砂石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千万吨级尾矿利用是亮点
近日,京津冀工信部门和承德市政府在承德举办了2021年京津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对接洽谈会,发布招商项目20个,签约总金额近10亿元。这标志着京津冀协同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产生强度高,综合利用潜力大,产业互补性强。京津冀三地以尾矿、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为重点,正在推动工业固废利用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
尾矿变“绿砂”,俏销京津冀
11月15日,一辆辆满载砂石骨料的货车从丰宁满族自治县发往北京。这些来自丰宁鑫源矿业子公司承德沃华筑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砂石骨料,将被运往北京密云、通州、房山等地,用于工程项目建设。
“今年已向北京发送砂石骨料200万吨。”沃华筑嘉公司副总经理李辉告诉记者,作为北京绿色砂石骨料供应基地,该公司已具备年产1500万吨的砂石骨料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已实现营业收入8000多万元。
鑫源矿业是一家以钼采选为一体的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毛石、尾砂等固废如不及时处理,一则增加环境污染,二则大量堆积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鑫源矿业于2017年成立了沃华筑嘉公司,将尾矿和矿山废石作为原料生产砂石骨料,让废砂变成“绿砂”。
在河北恒钏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微晶发泡板材项目生产车间,通过将细尾矿磨细、混料、高温烧结、加工等工序,走下生产线的是微晶发泡陶瓷板,具有防火、阻燃、强度高、抗老化、抗冻融、吸水率低、性能稳定等优点,是一种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绿色环保节能无机保温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
“该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该公司总经理池宗鹏介绍,原来建筑内墙体需要垒墙,如今只需要根据墙体尺寸拼装板材即可,施工效率高,每人每天可施工30至50平方米,且没有建筑垃圾,综合成本更低。这是该公司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引进技术并进行成果转化,目前拥有5项发明专利,企业年收入超亿元。
近年来,承德市全面推进尾矿和矿山废石的综合利用开发,可满足混凝土骨料等建设砂石的性能要求。2019年,承德市与北京市住建委签署《绿色砂石骨料基地建设合作备忘录》提出,双方将共同建设绿色砂石骨料基地,为北京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目前,承德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截至2020年底,该市建设以尾矿综合利用为主的建材园区6个;实施尾矿制备新型建材和其他新材料项目130个,砂石骨料企业40多家,3个千万吨级环京绿色砂石基地通过京承两地政府联合挂牌,年消纳尾矿7000多万吨;尾矿新型建材已形成涵盖墙体、路面、装饰和保温材料等10大系列70多种产品,销往京津冀辽内蒙古等地区。
退役电池“再就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黄骅市开发区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北汽鹏龙(沧州)新能源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项目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目前主要是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现有2条梯次利用电池PACK生产线,2条电池拆解线。”北汽鹏龙(沧州)新能源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侯凯介绍,今年10月份,公司已经开始试生产,满负荷后年产能可达0.7GWh。
北汽鹏龙(沧州)新能源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天津、南京设立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点,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经过剩余容量、寿命、安全性等技术评估,符合梯次利用的电池将走上梯次利用电池PACK生产线,制成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电池,以及移动电源、后备电源、应急电源等储能设备。不符合梯次利用的电池将进入拆解线,发往战略合作伙伴格林美(天津)动力电池回收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
侯凯介绍,公司未来将分三期建设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资源化工厂,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总产能可达到10.5GWh,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55亿元,年利税超5亿元,解决当地就业超千人。
“动力电池含有锂、镍、钴等金属和有机溶剂,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锂电回收不仅可以避免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而且能够为动力电池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减少对一次矿石资源的依赖。”中国中化集团河北中化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岩龙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石家庄建设的3000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线已经正式投产,目前已回收处理600吨退役动力电池。
该公司与传统回收处理方式不同,他们采用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的先进技术,能够完整剥离正负极材料,金属溶出率高,铝箔、铜箔等元素可再生利用,高纯度镍钴锰盐可直接用于生产新正极前驱体。
在曹妃甸,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进展顺利,年处理5000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示范生产线即将投用。项目负责人李国表示,他们提取出的镍钴等元素,可以作为该企业生产三元前驱体的原材料,仅镍元素就较国外进口矿石原料每吨低3000元。此外,他们正在规划年处理10万吨废旧电池生产线,满足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再生利用需求。
专家建议,充分发挥三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推进京津冀区域产业链上下游联合试点示范,以联盟为主体共同开展涵盖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全产业链的示范项目建设,让动力蓄电池实现安全、规范、高效回收利用。
废料变材料,推动产业耦合共生
“过去,有的同行企业把矿渣当废料进行了填埋,费工费时搭运费,现在微粉作为原料向水泥生产企业销售,成了‘香饽饽’”。在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制造部铁钳室副主任郑志辉指着厂房内成堆的水渣介绍,这些炼铁高炉排放出的矿渣,都是通过管式皮带机运送过来的,经过全封闭脱硝除尘、烘干研磨等工艺,它们成了微粉,年产量240万吨。
相比水渣,钢渣处理难度高,主要用于路基材料。4月,首钢迁钢与冀东水泥合资成立了迁安金隅首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以技术形式参股,三方将钢渣与矿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综合配比,研发出一种复合粉,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可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
目前迁安金隅首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年产100万吨的矿渣微粉和60万吨的钢渣微粉,按照计划将于明年建成投用,经测算年利润可达2000万元。
在河钢集团承钢公司黑山选钛车间,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经过技术人员自研的“重选—磨矿分级—强磁选”工艺,选取出优质钛精粉。河钢承钢钒钛专业技术专家常福增说:“钛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我们不断提升尾矿选钛工艺,每年能够在尾矿中提取一万余吨的钛精粉。”此外,河钢承钢在铁水炼钢之前通过吹钒工艺提取钒渣,钒渣全部高效用于生产钒材料,转化为高纯钒、钒铝等高端产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
邯郸市涉县清漳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已投用的科研楼、实验楼两栋楼房,建设时没有使用一丁点水泥,而是用名为“固废基胶凝材料”的新型建筑材料替代。
“公司以周边钢铁企业、煤电厂等产出的钢渣、水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煤制油、炉渣等工业固废为原材料,生产固废基胶凝材料,可替代水泥。”清漳水泥副总经理赵智利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历时4年研发的成果,已取得发明专利4项,国外专利3项,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前三季度仅固废基胶凝材料就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
今年1-10月,全省废弃资源利用业增长42.2%,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40个行业大类中排名首位。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王建分介绍,近年来,省工信厅先后出台《关于改进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的实施意见》《加快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对固废利用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创建示范企业,推进京津冀固废协同利用规模不断壮大,推动钢铁、建材、化工等产业耦合共生,实现年消纳工业固废1亿吨以上。
来源:河北新闻网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