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2-19 浏览次数: 次
锐评:从渭河两岸私挖滥采砂石屡禁不止说起
央视《经济半小时》近日报道,在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两岸,私挖滥采砂石现象屡禁不止,大大小小的砂场,留给河道千疮百孔的伤痕,也留给沿岸百姓无休止的烦恼。
不仅是黄河,在长江等其他水域,非法采砂也曾遍地开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砂石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一些人趋之若鹜、铤而走险?
利润是第一位,而且是一本万利。一艘采砂船、工人若干个,开进河道就能随意开采,投资少、门槛低、收益快。有人形象地比喻,“采砂是将管子的一头插进了银行,另一头出来的就是票子”。
2018年以来,受多方因素影响,砂石价格一路突飞猛进。从小幅涨价到大幅上涨,再到缺货抢货,最后无货可抢,小小的砂石摇身一变成了“软黄金”,刺激着整个建筑行业的“神经”。“一砂难求”,让一些人敏锐地嗅到了生财之道,非法采砂的冲动随之被大大激发。
非法采砂一本万利,却贻害无穷。过度开采可能造成河流改道,不仅影响防洪安全、河势稳定,对河道堤坝及周边群众来说更会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前些年,在湖南省邵阳县境内,一艘正常行驶的客船便被滞留河中的采砂船钢丝绳绊住,酿成多人死亡的惨剧。
采砂船随意排污,给流域生态尤其是生物多样性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不止如此,暴利之下,涉砂打架斗殴、暴力抗法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地方黑恶势力参与其中,社会安定亦受威胁。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非法采砂依旧肆无忌惮,问题的根源恐怕还是在地方政府。一艘赚得盆满钵满的采砂船背后,或许就存在着一把看不见摸不着却很重要的“保护伞”。
据报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今年曾进驻甘肃省开展督察,渭河岸边的一些砂场只是在督察组来时暂时“退场”,督察组一走,砂场又继续昼夜“上岗”。个中缘由,耐人寻味。一些地方为了财政收入,选择睁只眼闭只眼,砂石便堂而皇之地被“合法”偷采、偷运、偷销。
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非法采砂,实现砂石行业由乱而治,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这其中,相关地方政府既要谋划长远,完善规划,引导促进砂石行业有序发展,加强砂石替代材料研究,又要干在当下,厘清职能,统一协调,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建立水陆并举、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执法格局;既要严格落实问责机制,严惩采砂腐败和非法行为,坚决打掉非法采砂背后的“保护伞”,又要培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黄河、保护黄河的自觉。
大河奔流,万古不息。凝聚全社会力量奏响“黄河大合唱”,将流域治理好、发展好、巩固好,还流域以健康容颜,黄河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9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