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8-08 浏览次数: 次
湖州长兴县:矿山整治见实效 企业升级“零污染”
来源:湖州日报
清晨与傍晚,在长兴县齐山植物园,很多市民会来到这里散步游玩。绿色的草地、高大的树木、娇美的花朵……这里被誉为城市里的“绿色氧吧”。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座废弃矿山。
矿山“疮疤”变风景
在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的原鑫茂石矿,最多的时候这里有五六座矿山,光秃秃的矿山连绵成一片,经过整治之后,最终只保留其中一家矿山,其余矿山全部关停。这些被关停的废弃矿山,犹如一个个“疮疤”。
昨天,记者看到已关停的几座矿山全都进行了生态复绿。虽然与周边的群山相比,刚完成生态复绿工程的山坡树木还不够茂盛,但远远望过去已很难辨认出之前这里曾经是一座矿山。“这些山坡是去年刚结束生态治理的,再过几年等树长高长大了,就真看不出矿山的痕迹了。”长兴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杜祖江表示。
同样的,作为长兴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的“金钉子”,在地质学界具有无可替代的至高地位,誉满全球,它的前身也是一个露天废弃矿山,长兴县在2006年投资近8000万元保护这一地质遗迹,建成国家地质公园。这样的“神来之笔”源自长兴人回归青山绿水,遵循生态文明的初衷。
据了解,从最盛时的300多座,到目前的24座,这些废弃矿山在完成前几年的经济发展使命之后,在生态建设进程中华丽转身。截至目前,长兴县矿山生态复绿面积达1793亩。今年,长兴还将计划完成15座废弃矿山的复绿工程。
企业升级“零污染”
在长兴县和平镇石泉村,年产100万吨砂岩矿的某矿区内,原来川流不息的运矿车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1.3公里的石料输送带。“通过这条输送带,加工好的砂石就可以直接运送到码头的货船上去。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零污染’。”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矿区生产破碎区,工人们虽然带着口罩,但看到的并非尘土漫天飞扬的场景。“以往在砂石的破碎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尘土。现在,原料入口处有一个自来水喷头,破碎的时候这个喷头就会将砂石淋湿。”矿区一个操作工指着机器说。
矿区码头沿西苕溪而建,清澈的湖水一改“黄河”之说。该公司按照要求建起了一个标准化的码头,并且还建了污水处理池,所有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回收利用。如果污水继续直排西苕溪,平均每天冲入的泥沙将高达20吨。“仅1.3公里的石料输送带,就耗资2300万元。如果不投入这些环保设施,投入5000万元就可以满足生产条件了,但现在我们足足投入了1.7亿元,也就是说为了环保设施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我们多花了1.2亿元。”张民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长效管理监管紧
在长兴县矿治办的视频室内,全县各个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一目了然地显示在视频上。为了让监督没有死角,长兴县采取了视频监控的办法。“要求矿山企业在最有可能产生污染的各个环节,装上视频,并联网到视频室。每天一上班通过视频监控,他们在做什么,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杜祖江说。
环保设备有了,但要是采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弄虚作假不开启这些设备呢?对此,长兴在全省率先引进第三方机构,每月都要对矿山的生产环节做全面检查,每个季度都要对矿山做一份检测报告。一旦发现采矿企业有违规行为,就会扣罚保证金。“对所有矿山都一视同仁,通过这种现场检查的方式,让企业主不抱侥幸心理。如果严重违规,采矿企业将会受到停产整顿的处罚,甚至还有可能收回采矿权。”杜祖江告诉记者。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4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