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3-29 浏览次数: 次
近日,深圳爆出居民楼房楼板开裂、墙体裂缝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问题根源就是建设时使用了未淡化达标的海砂。原先人们多关注房子的光鲜亮丽的装修“外衣”,但深圳“海砂危楼”事件使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砂石等建材。海砂对建筑物的危害究竟是怎样的?国家对于海砂的使用有何规定?如何才能破解海砂危机?记者采访了中国砂石协会秘书长韩继先。
“海砂屋”由来已久
房子建造时,在混凝土中用了未淡化达标的海砂,使用这种海砂建造的建筑物,业界称之为“海砂屋”。
韩继先告诉记者,“海砂屋”并不只是“中国制造”早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景象。
在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中,倒塌的房屋90%是竣工5年以上的房屋,其主要原因就是使用未经处理的海砂;1995年6月29日,韩国汉城三丰百货大楼倒塌致使千余人蒙难,间接导致韩国总理辞职,滥用海砂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在有关地震的报道中,倒塌房屋中的极大部分是使用海砂的建筑物。
在我国的台湾省也有过深刻的教训。台湾由于不适当地使用海砂,陆续出现房屋、公共建筑被腐蚀破坏的现象,使住户遭受“海砂屋”的危害。
而在我国,近年来,深圳、福建等沿海的一些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海砂屋”。
用不合格海砂的危害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骨料等加水拌合而成的。
记者从建筑专家那了解到,与使用河砂搅拌的水泥能紧密结合钢筋不同,海砂中如果含氯离子过高,会对钢筋造成腐蚀,所以使用海砂的墙体很可能会出现钢筋被腐蚀、水泥跟钢筋粘得不紧密等问题,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发挥钢筋的支撑作用,导致房屋承重能力下降。
使用不合格海砂,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出现问题。“海砂屋”的问题往往是几年或十几年后才暴露出来。刚开始时是建筑物被腐蚀破坏,情况严重或是遇到地震、台风等天灾时,“海砂屋”往往最先倒塌,其潜在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我国对海砂使用的规定
我国对海砂的使用有何规定?据韩继先介绍,有关海砂的标准有建设和建材两个并行的标准体系。建材的标准主要针对产品本身性能和功能。
早在2004年9月,原国家建设部就发布了《关于严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见》建标[2004]143号文件,其中规定: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海砂必须是经过专门处理的淡化海砂;公共建筑或者高层建筑不宜采用海砂做砂浆;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
此外,建标[2001]143号文件还规定,海砂的开采、除盐处理、混凝土拌制等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砂》、《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010年,住建部又发布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JGJ206-2010)。
而由中国砂石协会等主编单位制定的《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国家标准,把淡化海砂列入了建设用砂的天然砂范围。标准在有害物质限量规定中,对海砂中的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特别做出规定,标准规定:,级0.01,级0.02,级0.03。
尽管有这么多的法规条文,然而,每年还是有大量未经淡化的海砂流入建筑工地。
应规范、谨慎使用海砂
今天我们谈起海沙,就像谈起奶粉里的三氯氰胺一样,人人自危。实际上,海砂本身并不可怕。长期以来,它大量使用在填海造陆、铺筑路基、沥青混凝土等领域。
韩继先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很多沿海城市面临河砂资源枯竭的困境。此外,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河砂的开采限制也越来越严。因此,导致砂石骨料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韩继先强调,按现在的传统洗砂工艺生产出的海砂,质量是不过关的,无法根除氯离子。他提醒商品混凝土企业,应规范、谨慎使用海砂。海砂中所含盐类的主要成分其中以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的破坏最为严重,当钢筋锈蚀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钢筋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构件胀裂或钢筋因严重锈蚀而断裂,从而使建设工程的安全遭受威胁,不达标的海砂对建筑工程质量有危害。
他还告诉记者,宁波市从2011年9月30日起就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工程中禁止使用海砂及其制品。这对其他省市建筑工程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警示。
监管薄弱导致劣质海砂流入市场
建筑工程不能使用未经淡化处理的海砂已是业内共识。然而,多数海砂并没有经过这道程序便进入了施工工地。既然用海砂建造房屋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什么还会有许多工地继续使用它呢?“一方面是市场用砂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利润空间大。”有业内人士一语中的。
采访中,记者试图了解全国每年建筑用砂总量,然而,没有人可以给出这个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单纯靠开采区的采砂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质量高的河砂更是紧缺,导致近年来河砂价格一再上扬。建筑用砂价格上扬直接导致建筑造价成本提高。为了保证利润,海砂便成了不少建筑商青睐的对象。
海砂是怎么流入市场、逃过层层监管的呢?一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楼房验收阶段,可以检测出氯离子是否超标,但这个检测不是常规项目,”也就是说,氯离子是否超标能检出来,但不是必检项目,而是一个加项,需要送检方主动申请。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检测机构多数为商业机构,他们并不具备行政上的强制性监督与检测权。这也就以为着,他们必须先接到搅拌站的商业委托合同,然后才能对搅拌站的产品进行检测。
换句话说,如果搅拌站根本就不打算花钱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测的话,也就没有检测机构能主动介入对其进行强制检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情况表明,海砂使用到流通环节里,已经部分脱离了监管,需要依靠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自觉自愿,以及行业自律,而这显然是一种隐患。”
一建筑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混凝土由砂子等多种材料制成,因此一些混凝土搅拌站会通过使用低氯离子含量的其他材料,把未经淡化处理的海砂混入其中,从而降低购砂成本。而根据规定,禁止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混凝土和砂浆,都要使用预拌混凝土。“检测应该在搅拌站那个环节,进场的时候,已经没法检测了。这意味着施工方对材料质量的把控减弱了,而政府的监测也没有相应地强化,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监管薄弱环节。”
如何破解海砂危机?
针对目前我国某些沿海地区因河砂短缺进而滥用海砂的情况,韩继先表示,这需要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各环节加强监管,严格依靠法规进行管理。政府应该创新监管方式,从源头治理砂源,严厉杜绝滥用海砂现象。
除加强监管外,还要利用市场的手段。为缓解我国沿海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用砂日益紧张的供需矛盾、避免河砂资源过度开采、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劣质海砂泛滥问题,韩继先建议,建立“机制砂代替淡化海砂、河砂、湖砂”的长效机制,做到可持续发展。
韩继先表示,除河砂和海砂外,机制砂是混凝土填充材料的优质替代选择。不过,他也表示,推广机制砂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经费。
韩继先倡议广大砂石开采、加工生产企业,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环保、安全等各项法规、条例,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环保生产,生态文明,共建和谐社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信部正委托中国砂石协会起草制定“砂石行业生产准入条件”的指导意见和国土部委托制定“建设用砂石矿产开采准入条件研究”,以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企业行为。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提高砂石行业的诚信水平。
韩继先建议,中国砂石协会应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制定有关海砂开发利用标准,明确监管部门和加大执行、检查力度。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3年0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