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浙江温州废弃矿山已完成治理87个、正在治理39个

发布日期:2017-12-17   浏览次数:

浙江温州废弃矿山已完成治理87个、正在治理39个

  

近年来,温州市将“四边三化”作为废弃矿山的切入点和重中之重。2013年来,温州市共实施“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点33个,其中省级重点考核治理点完成率100%;市级重点考核治理点治理率达97%。此外各县(市、区)自行加压完成简单治理点54个,总面积达282万平方米。2015年以来开展深化“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又开展39个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目前已开工35个,开工率90%,已完成交工验收19个。



▲ 平阳昆阳镇沙岗废弃取土场综合治理前后对比


▲ 乐清市东山公园




▲ 乐清市废弃矿山改造东山公园工程前后对比


▲ 瓯北城市新区朱岙村振新采石场废弃矿山治理点


▲ 昆阳龙山废弃矿山治理后成公园

正是秋末时节,温州市国土资源局一行人走进平阳县的浙江某公司,道路两边绿树成荫,丹桂飘香,谁能想到这个叫沙岗的地方,原来曾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场;而在乐清市城南街道的东山公园,这个曾经的废矿场经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矿山整治与复绿,现在成为当地群众余暇休闲的生态公园……

因为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土、石、砂等矿产资源,而在上世纪以及本世纪初,温州市矿产资源开发普遍较为粗放,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技术手段落后,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集约利用资源水平不高,在采矿后留下大量废弃矿山,成为大地的“伤疤”。

决不能让这“伤疤”,破坏了美丽的瓯越大地!于是,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温州市各级国土资源系统行动了起来,一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矿地综合利用的战斗全面在温州市展开。同时,这也是温州市国土资源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建设“大美温州”的现实需求。

三提升,两控制,单个矿山从2万吨提高到270万吨

温州各地原来矿山小、散、乱现象突出,2001年,温州市矿山数达到584个,平均规模不足2万吨,生态负面影响较大。为建设生态温州,最大限度减少矿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州市从规划着手,从布局着手,提升矿山开发规模、准入门槛、技术水平,实行总量控制、四边区域控制,从而全面提升矿产开发利用水平和矿山生态保护水平。

严格实施两个规划。先是前后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大刀阔斧实施矿山关、停、并、转,实现了开采区集聚,限采区收缩,禁采区关停的目标。石料矿山总数从584个压缩到51个,减少了90%以上;单个矿山平均规模从2万吨提高到270万吨,提高了135倍,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矿山开发逐步从劳动力型过渡到资本型再成为现在的政策、资本、技术、管理、复合型产业。编制了《温州市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从实际出发,将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区域的废弃矿山列入优先治理范围,为有序实现矿山生态环境好转打下了基础。

严控干线两侧布局。2013年底开始,温州市开始收缩“四边”和“两路两侧”的现有矿山布局,关停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矿山26个。2014年初,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发文明确,新设经营性采矿权,年开采规模不得低于80万吨,开采年限不得少于10年,新设矿山须严格遵循“三区管理”原则,在充分考虑资源状况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基础上,选择在资源条件允许、环境影响小、区位较隐蔽的地区。2016年1月1日起,国省道公路、铁路、航道两侧可视范围内一律不许设置新的经营性采矿区。2017年,新一轮温州市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经营性矿山设置必须先将其列入开采规划区块。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废弃矿山成为一颗颗“绿明珠”

过去开采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但情况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温州市根据废弃矿山的地理区位、规模大小、边坡高度及可用矿地,因地制宜、因矿制宜,充分考虑周边的各种条件,按照生态复绿型、土地利用型、景观再造型、消除灾害型等几种类型进行分类治理,使治理工作更加契合实际,逐步实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结合城市景观美化,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创建温州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相衔接,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公园建设相衔接,变废为宝,比如市区杨府山公园、瓯海区牛山公园、凤凰山公园、龙湾区黄石山公园,都是利用废弃矿山地势地形,进行人工景观改造,整治建设成为休闲文化乐园和广场。同时对城市门面如乐清市政府、洞头新城客运中心等可视范围的废弃矿山开展了示范性治理,将其打造成城市新景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由废弃矿山改造而来的乐清市东山公园,现在已经是绿茵一片,果树飘香,树下不时有掉下来的果子在诱惑着游人。陪同采访的乐清国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东山公园用地位于乐清市中心区的东北角,总用地面积约505亩,其中山体部分约285亩。原来这里也是由于长期开山采石,山体坡脚被开挖形成约600余米长的高陡边坡,形成约3.5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坑。边坡坡面不规则,部分坡面岩体较破碎,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崩塌隐患。

为了消除地质安全隐患,消除可视范围视觉污染,恢复被破坏山体的生态环境,这个废弃矿山被列入改造计划。主要建设内容为山体周围用地的绿化(不包括山体),分为一、二、三期建设。经过数年的建设,目前东山公园已经建设成为具有乐清文化特色的,集生态、游憩、健身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山地公园。

结合矿地综合利用,提高土地与社会效益。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参与治理,将治理后的矿地出让给其使用,准予其办理用地手续,既可以突破综合开发利用的瓶颈,又有利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平阳昆阳镇沙岗废弃取土场综合治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引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治理,综合利用山坡废弃矿地100亩,建设农业生态园, 2015年9月份,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如今,这个昔日的废弃之地,已成为总投资近3.7亿元,拥有165000吨年产能力、 世界先进乳制品加工设备和生产线的现代化工业园,近年来公司生产产值和税收持续稳定增长。企业解决了用地瓶颈制约,政府节约了治理资金,还引来了巨额税收企业,双方合作共赢。目前正在施工的鹿城门前山建筑石料矿区治理点、永嘉罗浮永顺建筑石料矿区治理点、永嘉瓯北振兴建筑石料矿区治理点等结合小微园建设,实现矿地综合利用。

结合“除险安居”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以往石料矿山开采作业不规范,没有遵循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开采的方案,且开采坡度陡,岩面落差大,遗留下来的采场边坡多呈不规则状,表现为基岩裸露、危石凌空、边坡陡峻、岩石节理裂隙发育等,破坏了原有的山体自然平衡和岩体力学性能,在雨水等长时间的自然作用下,极易形成滑坡和崩塌等灾害。通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消除了灾害隐患,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对瓯海区南白象街道金竹村交警队后山的废弃采石场、永嘉县桥头镇岩门废弃矿山工程治理等,既恢复青山绿水的景观,又消除了潜在灾害的威胁。

挂图作战,严格督查,在工作方法上提升治理效率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措施,还要讲方法,要突出重点,强化督察,从点到面,促进废弃矿山治理出经验,出效果,出示范。

挂图作战,逐点销号。为加快废弃矿山治理工作进度,2014年开始,市国土资源局制作温州市重点治理废弃矿山治理作战图,明确项目情况、目标任务、责任单位、时间节点、进度时序,实行挂图作战。按照挂图情况,对各个县(市、区)政府实行每月一督察,每季一考核,并将情况纳入四边三化考核抄报市委市政府,在媒体上进行排名公布,形成倒逼压力。2015年,为解决省政协对铁路和高速公路“两路两侧”沿线督察发现的温州市10个山体裸露整治点,该局会同交通部门,采取挂牌作战方式,建立销号制度,倒排时间节点,按照 “一矿一档案”的要求,完成治理方案的编制,明确工作责任、治理计划、保障措施,治理一处,销号一处。目前已全部完成治理和销号,完成率100%,为将温州市两路两侧打造成青山再现、绿色回归的交通景观带和风景线提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支撑。

突出重点,严格考核。将“四边三化”作为废弃矿山的切入点和重中之重,“四边三化”废弃矿山治理任务纳入市政府年度考核,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治理数量、治理难度,对温州市各县(市、区)分成三类分别进行考核打分排名,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年度绩效,和每一个人奖金挂钩,有效推动 “四边三化”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的开展。2013年来共实施“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点33个,其中省级重点考核治理点完成率100%;市级重点考核治理点治理率达97%。此外各县(市、区)自行加压完成简单治理点54个,总面积达282万平方米。2015年以来开展深化“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又开展39个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目前已开工35个,开工率90%,已完成交工验收19个。

引导曝光,加强监管。积极开展正面引导,对矿山生态保护较好的进行宣传,如对龙湾、乐清、平阳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进行推介,对创成市级以上的绿色矿山进行介绍宣传;建立曝光台,对矿山不按规范开采、治理工程进展缓慢、治理或开采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进行曝光,邀请专家围绕矿山开发保护进行探讨,加强社会监督;严格监管,对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不按照方案实施治理的,严格查处,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移交公安,如一废弃矿山治理点,没按照治理方案实施治理等构成非法采矿罪,7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他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建设美丽温州的要求,积极探索、精心规划、不断创新,把温州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12月1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