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宁波、海口两地打造海绵城市样板工程,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景观路有“颜值”又实用

发布日期:2017-05-09   浏览次数:

宁波、海口两地打造海绵城市样板工程,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景观路有“颜值”又实用

 

宁波首个海绵城市公园项目建成打造海绵城市样板工程


▲慈城新城生态区海绵化改造分层示意模型
 

宁波市江北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近日,经该市交通警察局、市市政管理处、区发改局、区农水局等联合审查,姚江北侧滨江绿化工程(天水二期-李家河)项目初步通过验收。至此,宁波市首个海绵城市公园项目建设完成。

据介绍,该公园项目坐落于姚江北岸,西起天水家园二期,东至李家河,景观设计总面积35057平方米。项目可以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量、减小径流污染,通过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及透水铺装等方式,经绿地渗透、滞留、蓄存、过滤一部分后补给地下水,减少市政管网的压力,提高雨水的利用率。绿地内降水不外排,同时吸纳周边道路雨水径流。

今年,江北区海绵城市建设梳理出138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4个,新开工改建类及新建项目93个,前期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约224亿元。根据住建部要求,去年宁波市确定了慈城新城官山河以西提升项目、机场路(青林湾大桥-江北大道)项目、谢家地块滨江景观项目、湾头小学项目、前洋e商小镇项目、东升河景观项目等为海绵城市样板项目,目前机场路项目、湾头小学项目、东升河景观项目已建设完成,其余项目正在建设中。

按照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一核、四片、多点”的建设思路,慈城新城官山河以西2.84平方公里已建成区域被确定为核心建设区域。“四片”分别为慈城新城生态区,即狮子山、白米湾、前洋村片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姚江新区保留区,即姚江启动区南侧,位于姚江北岸,占地3.27平方公里;天水建成片区、谢家建成片区,面积约6.21平方公里。“多点”即在试点区内外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慈城新城生态区海绵化改造、谢家及天水建成片区海绵化改造一期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开始启动建设。

 

海口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景观路,长滨路既有“颜值”又实用

▲正在改建中的长滨路
 

采用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绿色”措施,使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泄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压力,这是“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从近日召开的长滨路海绵化改造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海口市首条采用“海绵化”理念建设的市政道路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今年9月底可全面完工。

据介绍,海口市长滨路改造提升工程南起长滨路与长韵路交叉口,北至长滨路与长流十九号路交叉口,全长约6公里,为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是海口市西海岸南片区主干路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统筹政府工程项目建设,避免道路反复开挖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将对交通出行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海秀高架快速路及长滨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基本完工后,长滨路改造提升工程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于2016年10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5月4日下午,在施工现场,该路段已实现功能性通车,中央绿化带上栽种了成片的金红羽狼尾草,海芋和华盛顿棕榈,以往用于加固植株的木支架全部用镀锌钢管代替,每隔20米就有一个用于道路排水的U型槽,槽壁上还雕刻了精美的热带水果和海洋生物造型。项目施工方中建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排水工程已完成了大部分雨污水管道和涵洞,部分路段正在进行路面结构层施工,道路施工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全线机动车道建设,并于9月底前完成全线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建设,彻底还路于民。

长滨路是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第一条在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市政道路上实施海绵化改造的示范项目,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局长周健介绍,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排水主要依靠灌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而长滨路改建工程引入“海绵化”和“精细化”理念,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设计、施工、植株的购置等方面,充分结合海口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功能需求、景观效果及建设成本,使道路建成后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长滨路是海口市道路海绵化改造的示范项目,是地上城市开发的主干道,地下管线的生命通道,也是一条重要的景观大道,参建各方要及时整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抓紧组织施工,精雕细琢打磨,确保示范段海绵化改造的标准质量,向市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5月09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