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家门口的山又绿了 废弃矿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布日期:2017-04-25   浏览次数:

家门口的山又绿了,废弃矿山变成“金山银山”
 

削峰填谷、挂网喷播、边坡复绿、水网浇灌……在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这是近日大友转水湾石料厂的废弃矿山正进行人工复绿的场景,不久后,这块大地上的“伤疤”将重新披上绿装。

得益于湖州市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多处矿山通过生态治理重获新生,昔日满目疮痍的乱石山,变回满目流翠的青山,整理出的土地还成了当地招商的沃土、复垦的良田,带来“金山银山”,这是长兴、德清等地多处矿山,治理前后的变化和效益。

“披”上绿衣废弃矿山变“矿景”

走进位于长兴李家巷的鑫茂石矿,原本白色的山坡被茂密的灌木覆盖,与周边的群山融为一体,满目青翠,生机勃勃。很难想象,这里过去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石头山。

作为矿业大县,矿业曾是长兴县的经济支柱产业,鼎盛时期矿企多达五六百家。为保护生态环境,这些矿企陆续关停,但常年开采石矿严重破坏了山体,裸露的矿坑像一个个伤疤,在青山之中分外刺眼。

2012年起,长兴县大力推进废弃矿山治理,采用边坡喷播、种植灌木等方式,对数十座废弃矿山进行复绿,投入2.5亿元,让500多万平方米矿山“披”上绿衣。

裸露的矿山不仅恢复了“容貌”,更变成了“矿景”。位于长兴县城的齐山植物公园,多年前也是一座废弃矿山,当地政府把废旧矿山改建成植物公园,成为长兴百姓津津乐道的事。

“截至2016年底,全市治理完成废弃矿山294个,累计治理复绿1.5万亩。”湖州市矿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开发、复垦耕地、矿地村庄、垦造水田6种模式,让废弃矿山完成经济发展使命后,在生态建设进程中华丽转身。

“招”来项目废弃矿山成“金山”

近万亩的平整土地,一望无垠,在德清洛舍镇砂村昔日矿区内,项目施工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这里曾是浙江省最大的露天矿区,如今,占地约4300亩的乐视生态汽车产业园落户在此。

砂村人靠山吃山,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起了石矿。2012年底,结合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砂村开始矿地整治,关停石矿,建设产业平台。目前,整个平台的路网框架已搭建,部分绿化也已完成,基础建设、厂房施工也在有序开展。

废弃矿山变身工业园,是湖州市废弃矿山“变废为宝”的生动典型。“如何合理利用整治出的土地资源,是一个重大课题。”德清矿治办巡查科长胡立东说,废弃矿区利用好了,可诞生新的建设用地,变成致富“金山”。

在吴兴区妙西镇贝盛光伏项目现场,占地700亩的太阳能电板正默默积蓄“绿色能量”。2016年4月,贝盛光伏一期并网发电,预计年均光伏发电量达2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6600吨标煤使用量,减少1730吨二氧化碳排放。

“这里是林金矿的废弃矿区, 2015年引进贝盛光伏项目,投资2亿元,建起20兆瓦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蔡昊展说,“用新型清洁能源代替粗放矿区开采,‘绿色财富’正逐步取代‘黑色资源’。”

“变”出良田废弃矿山造福百姓

废弃矿区“变”出优质良田,似乎是无法想象的事,但在德清洛舍镇东衡村,这样的场景却成为了现实。在上贾坞区块,2800多亩矿坑复垦为水田,去年试种的400亩水稻田,亩产达1000斤。

贫瘠的矿区土地如何恢复肥力?主要有3道工序,“削峰填谷”平整场地、表土剥离循环利用和“移土培肥”提升地力。

废弃矿地宕面高低不一,既有一些小山包,也有几十米深的矿坑。“削峰填谷”就是把小山包上的石料或宕渣填到矿坑中去,形成平整区块。在区块表面,先后覆盖生土和熟土,使耕作厚度达到1.2米。

最后一步是移土培肥,东衡村结合“五水共治”,将需要清淤的河泥吸灌到田里。同时,将养猪场等地的农家肥发酵,用水稀释后直接注入地里,形成“双效肥力”。

今年,上贾坞区块1947亩水田全部种上水稻,余下1000亩左右矿地也在复垦中。利用管道灌溉,让灌溉率提高到97%,今年6月,秧苗就可以长出来。

除了垦造耕地,东衡村还利用100多亩废弃矿地,建起中心村的安置小楼,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由600亩废弃矿地改建而来的钢琴产业园区,拥有14家钢琴企业、18幢标准厂房,也将在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宜建则建,如今,不同“身份”的废弃矿山正不断发挥、放大着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4月25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