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1-09 浏览次数: 次
建筑垃圾资源化前景可期
回首过去,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迅猛,成绩有目共睹;放眼未来,有挑战更有机遇,需要行业上下以中流击水的自信、奋发有为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瞄准方向坚定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不妨来大胆预测,201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
1、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门槛低,处理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化利用率低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
首先,阻碍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和发展。投资资源化程度低的企业、设备的成本远远低于资源化程度高的企业、设备,因此在对企业资源化利用率缺少限制的情况下,投资商大多倾向于投资资源化率低的企业、设备,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却湮没其中,鲜有人问津。其次,影响建筑垃圾再生制品的声誉,扰乱市场秩序。在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中,低资源化水平企业的资质、技术水平往往不高,甚至是一些只能从事简单垃圾分类、破碎的无资质企业都开始为自己贴上环保标签,参与资源化行业的竞争中来,但其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的骨料质量可能不达标;在产品应用过程中,应用性能差;使用在建筑中可能会出现裂纹、断裂等各类问题,使工程出现质量隐患。因而,可能导致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销路出现问题,开发商等也不敢再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
近年来,国内涌现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组织,甚至开发出一些建筑垃圾资源化设备,但大多名不副实,资源化水平不高,不仅达不到使用要求,并且经不起时间验证,甚至因其质量难以保证,增加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的市场推广难度。
2016年12月13日,工信部和住建部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对“资源综合利用及能源消耗”提出要求。
要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全面接收当地产生的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除外)。建筑垃圾处置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95%以上。鼓励企业根据进场建筑垃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工艺装备,在全面资源化利用处理的前提下,生产混凝土和砂浆用骨料等再生产品。
还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符合能耗限额限定值的做出规定。
相信在2017年,通过政府制定相关行业规则,能将低水平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式,低质量、高消耗、产生二次污染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驱逐出市场,让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配套措施得到有效完善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建筑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推进困难主要在于其配套的措施尚未完善,无论是项目的前期引进、中期落实还是后期产品的销售,都遭遇了很多问题,例如项目的投资高难以吸引资金进入、再生产品没有专门标准导致消费者接受程度低、各个地方政府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监管机制情况下,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入驻导致的企业开工量不足等。
这一情况在2016年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可能在2017年呈现出初步效果。
在项目推进方面,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701号),确定了44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从国家层面上将资源化项目设定为示范项目,从项目本身来说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对于行业来说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监督管理方面,2016年12月公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改扩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应符合规范条件,项目建设要满足工程勘探、咨询、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要求。项目通过验收后方可投产;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负责对当地生产企业执行本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组织推广应用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产品;建立符合规范条件的评估体系,科学公正地提出评估意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和规范管理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名单;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可依据本规范条件制定相应的配套和监管办法。从多方面对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提出要求,确保项目自出生之日起便有规则可依。
在产品推广方面,2016年11月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公告”。批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砖块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加上此前出台的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碎砖瓦建筑垃圾再生砌墙砖等标准,意味着至多90%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能拥有行业标准,有助于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
除此之外,在2016年,一系列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的配套措施正在不断设立。2017年将会是第一个收获年。
3、产业化上水平
2016年,“垃圾处理”问题进入中共高层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及“垃圾处理”,他说: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进入国家“五年规划”;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提案;多地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上海发生建筑垃圾倾倒太湖的恶性事件……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受到空前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受到国家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仍然不足5%,行业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但是,值得期待的是,2017年可能是这一格局突破之年。
一切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着行业向前发展,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中央文件都对建筑垃圾行业的发展做出指导意见,《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草案)》《天津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等地方省市相继出台条例、规定,从顶层设计上引导行业向资源化方向发展。在多起恶性事件的倒逼之下,各地认识到了现有的建筑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开始寻求解决办法。以上海市为例,2016年,上海市发生了两起建筑垃圾跨省倾倒事件,上海的建筑垃圾被分别倾倒在苏州市太湖西山岛和南通市江心沙农场,轰动全国。事件发生之后,环保部、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对两起案件进行联合挂牌督办。上海市有关方面也作出表态,除了严禁上海的建筑垃圾外运之外,还将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在当地的资源化利用。最后,在政府引导、事故倒逼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市场环境将会活跃起来,吸引着更多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的进入,使得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进入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良性的发展阶段,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产业化水平。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