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1-28 浏览次数: 次
超低能耗、高舒适性的“被动房”离我们还有多远
近日,亚洲最大的单体“被动房”建筑——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落成,这座造型独特的六层建筑,似一艘破浪前行的邮轮掩映在中德生态园的山山水水之中。
走进体验中心,阳光穿过楼顶的透明玻璃,洒在楼梯两侧的绿色植物上,湿润的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花草味道。时值深秋,在办公区和公寓客房里却感觉不到凉意,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新风机在默默地工作。
“被动房”是指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Passive House),起源于德国,是国际认可的一种集高舒适度、超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房’通过综合运用各项节能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主动式能源消耗的依赖,在不使用采暖和空调系统的情况下就可以维持适宜的室内热环境,能源消耗大概是常规建筑的十分之一。
“被动房”灵感来自中国
1988年,德国的菲斯特博士和瑞典隆德大学的亚当姆森教授首先提出了“被动房”的概念。据菲斯特介绍,“被动房”这个名字与中国渊源颇深。1986年,菲斯特与亚当姆森受邀来到中国,研究解决南方地区冬季室内供暖的问题。中国南方一般没有供暖设备,他思考若不采取主动能源输入方式的话,那就要尽可能采取被动能源输入方式。就这样,“被动房”这个概念闯入了菲斯特的大脑。1991年,在菲斯特的努力下,第一座被动房建筑在德国诞生,至今仍在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如今,世界各地都建立了“被动式”建筑的研究机构。“被动房”的理念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住宅建筑中,在一些公共建筑中,也逐渐开始采用“被动房”的标准进行建设。2010年5月,欧盟颁布了一项关于建筑节能的指令,明确规定从2020年开始,欧盟境内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被动式住房的标准。“被动房”在我国的发展尽管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根据住建部科技司的统计,截至目前列入住建部计划涉及“被动房”概念的项目有22个单位的37栋示范建筑,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被动房”的核心理念是节能,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最大程度减小热损失。其五大核心要素包括建筑卓越的保温性能、保温性能良好的窗框和玻璃、无热桥的设计和构造、密闭的围护结构以及高效热回收的新风系统。被动式房屋的热损失极低,仅利用太阳、人体、家用电器等产生的热量以及从废气中回收的热量就能满足大部分的需求,而剩余的供热需求可通过新风系统提供。
将“被动房”推向市场
“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功能主要包括会议、展厅、办公及部分体验式公寓。作为亚洲最大的“被动房”公共建筑,体验中心采用了高效的外保温技术、智能化楼宇控制技术、无动力冷梁、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使用了带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及新风处理机组等,根据模拟结果,每年可节约一次能源消耗13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4吨,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达90%以上。
根据测算,“被动房”每平方米增量成本约1000元,而通过能源节约,十年左右就能收回增量投资。
体验中心运行后,能耗监控系统会通过网络实时地把能耗数据传输到网站上,网站也会定期发布能耗报告,从而克服了过去建筑行业普遍重设计施工、轻运营评价的问题。
据了解,青岛中德生态园规划在园区内全面推广被动式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第一个“被动房”小区也已经于日前开建,这将是全国第一个整体以“被动房”标准建设并推向市场的项目,未来5年,这里将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被动式建筑集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被动房”项目与产业基地。
探索“被动房”技术本土化
“被动房”项目的青岛实践,推动了建材企业的产品技术升级。“高标准的‘被动房’建设,也给了我们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机遇,目前青岛一些建材企业已经形成了能够适应从赤道到南北极不同温度带的超低能耗系列门窗产品。
以前,国内建筑企业在精细化施工方面受人员素质和施工管理等影响,远远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完成亚洲最大的“被动房”公共建筑项目,在施工前,组织德国专家对承建方的建筑工人进行现场指导,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很快。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和节能型建材的快速发展,被动式建筑的增量成本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被动房”建筑必将越来越普及。如果大片区地建设“被动房”,还将省去热电厂和热电管网的配套投资,实现节能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南方冬季供暖问题,过去争论很多,而发展被动式建筑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