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建筑垃圾围城—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发布日期:2016-12-01   浏览次数:

建筑垃圾围城—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2015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总产量约为40亿吨,综合利用量接近20亿吨。其中粉煤灰及钢铁渣、矿渣、煤矸石等大宗固废的利用率已达到70%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大,品种复杂,综合利用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依然较低,特别是建筑垃圾、尾矿、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任务依然艰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我国其他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普遍已达到70%以上的背景下,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不到5%,与世界上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综观中国固废的综合利用现状,可以说“建筑垃圾围城”成城镇化发展“瓶颈”。

“短板”之痛之困

2015年年岁末,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发生,引来了全国人民关切的目光。而在事故背后,建筑垃圾对城市的围困难题突现在人们的眼前,一个偶然的恶性事件扯开了我国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不堪建筑垃圾围城重负的尴尬现状。

其他有关建筑垃圾围城的报道更是屡见媒体:《南报网》报道,在南京樱驼花园小区对面的紫金山山脚下,建筑垃圾堆了两三米高,粗略估计有500个立方米,有很多的树木半个树身已经掩埋在建筑垃圾里;《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街红胜村的178亩良田,在过去两年间,被3米高的建筑垃圾填满,上面长满杂草;《大河报》透露,自2013年至今,向黄河倾倒建筑垃圾的事件报道已不下5、6次……因建筑垃圾而引发的问题、事件发生之频繁、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而上海的建筑垃圾不经意地倾倒出了全国难题。2016年6月,“太湖垃圾偷倒事件”轰动全国。余波至今未平。新京报记者的调查道出了事件背景:上海自身处理城市垃圾的能力已接近饱和,导致本地处理垃圾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在上海周边,处理垃圾的成本相对低廉,由此,“垃圾生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都是建筑垃圾惹祸。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出现,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也随之而来。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为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建筑垃圾已成围城之势。而眼下,从垃圾围城到垃圾祸城,令世人忧心。

我国建筑垃圾的来源有四个。(1)来源于建筑寿命到期的建筑。1970~1980年代,我国建造房屋采用的基础材料主要是烧制而成的红砖,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同时限制于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国上世纪70~80年代建造的房屋寿命基本到期,很多危房必须拆除。(2)来源于城市建设。规划新城,城中村改造、违章建筑的拆除、房屋装修等都是城市建设的方式,无一例外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我国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面积,消耗了全世界53%的水泥、48%的铁矿石、47%的煤。

我国也是世界上每年拆除旧建筑最多的国家,据初步估算,每平方米建筑的拆除将产生0.8~1.3吨左右的建筑垃圾。(3)公共建筑与家庭装修。从装修方面来说,建设新城、老房改造、二手房买卖等都会进行装修或者二次装修,由此也会产生大量的装修建筑垃圾。(4)来源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建筑物损毁。除此之外,道路修建以及拆除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产生量也逐年增加,相关资料显示,全国公路路面废弃物2005~2014年平均每年产生7.5亿吨。2015~2024年,预测每年平均新产生路面废弃物10亿吨。

2010年,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商务部、中科院联合发布《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其中指出,2010年,我国建筑废弃物(含渣土)年产出量为15.5亿吨。同时有数据表明,我国年建筑垃圾产生量约15.5~24亿吨,自2004年起,我国城市垃圾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旧城区的改造升级,新增建筑垃圾总量还将不断上升。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米(产生约12亿吨建筑垃圾),同时每年拆除旧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产生约9.6亿吨建筑垃圾)。据此估算,我国每年由此将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21.6亿吨。

据了解,目前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有堆放、填埋、回填以及资源化处置等几种,其中,资源化处置是最佳方式。然而,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根本的变化,基本上还是以堆放、填埋和回填为主,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到5%。

令人担忧的是,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已经有近一半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于失控状态。按照现有的排放标准,2008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垃圾填埋场,大多是不达标的。因此,随着每年建筑垃圾的大量产生,如何填埋、往哪里填埋都已成为难题。就黄河倾倒建筑垃圾事件来看,有关部门就无奈地表示:郑州市临时性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场选址建设严重不足,目前没有一家政府选址建设管理的消纳场,80%的建筑垃圾是通过私人设置的社会消纳场填埋处置的,但仍不能满足建筑垃圾庞大的体量,以至于渣土车司机往往随意将垃圾倾倒在路旁、桥下、郊区等地,甚至向黄河里倾倒。

建筑垃圾的肆虐,使全社会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短板”之痛。

再生之美之难

统计结果显示:100万吨建筑垃圾,可变成88万吨再生骨料,0.1万吨废金属,2.8万吨有机杂物,9.1万吨渣土。换言之,建筑垃圾完全可以实现建材资源化。

行业内专家纷纷表示,只有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将建筑垃圾中的每个部分都分解成可用的再生资源,真正将建筑垃圾吃干榨净,才会彻底解决“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局。然而,虽然知道资源化处置、再生利用的好处,但这些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国内各地的发展却几近荒漠,再生利用率还不到5%,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缺失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

早在2015年,住建部就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其中第四条有“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的规定:建筑垃圾是谁产生谁负责。但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来保证,上述规定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改变城市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填埋问题,只有真正发掘出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价值,建筑垃圾处理才能获得实质性进展。

近年来,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宏观政策指导相继出台。比如,2015年9月工信部和住建部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要求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明确提出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等;2016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

从中央到地方,大量利好的行业政策给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业内专家认为,这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宏观政策大多停留在方向性指导上,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指导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进行具体工作;从地方政策来说,各地对于“资源化处置”的理解尚显羸弱,配套政策与监管环节存在多重制约,总体进程缓慢,“资源化”处处受到制约。

2.灰色利益链顽固难摧

建筑垃圾难处理、资源化难推广等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有管理缺位、政策执行不畅等原因,还有多条看不见的复杂的“灰色利益链”横亘其中。其中,最大的一条“灰色链锁”,就是堆放、填埋等传统建筑垃圾处置的企业势力根深蒂固,利益链庞杂,严重阻扰和制约着建筑垃圾向资源化处置方向发展的进程。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是以受纳场为主,还有一小部分企业挑选建筑垃圾中尚有利用价值的废弃混凝土、砖、瓦等,进行简单剥离,经过破碎制成再生的砖、瓦等产品,而剩余的建筑垃圾,依然会被随意丢弃或填埋,这其中包含很多有害物质,如废电池,有毒的废铜和铝等,产生二次污染。这些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在管理、资金、政府资源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和利益链,逐步发展成为藩篱围成的“固定圈子”。

3.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需要认知与普及

专家指出,二十多年前,我国一些建材专家和实验机构就开始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处置工艺、技术装备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4.高成本让再生建材“曲高和寡”

企业在对建筑垃圾循环处理时,加工处理前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运输、分拣,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也需要企业自己花钱来处理。

而绿色再生建材在现实中并不受欢迎,原因是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与天然建筑材料相比,价格上不占优势,人们通常会担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筑垃圾企业很难维持运营。”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技术不成熟,用建筑垃圾难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造成建筑垃圾资源化经济效益低下,很多企业依赖政府补贴度日,这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现状,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不能实现健康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6年12月01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