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江西首个市场化矿山修复项目完工,投资1.7亿元让废弃矿山获新生

发布日期:2021-06-09   浏览次数:

江西首个市场化矿山修复项目完工,投资1.7亿元让废弃矿山获新生

 

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村乡小洞村小溪坑废弃矿山,眼前布满这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作为江西省首个市场化矿山修复项目,经过一年多的修复打造,如今该项目已完工,当地不少村民陆续从县城回迁,纷纷种上了农作物,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养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图片

▲修复前的矿山地表土壤裸露

图片

▲修复后的矿山被一片片林地和耕地覆盖

过去

无序采矿导致小山满目疮痍

如今,秀美的小洞村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游玩。令人很难想象的是,这里曾是长期炭质页岩矿开采后留下的一座废弃矿山,矿坑漫山遍野,满目疮痍。小洞村矿产开采历史久远,粗放开采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曾经这块废弃矿区存在大面积表土裸露无植被、水土流失、河沟淤堵、良田毁坏、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导致村民纷纷搬走。”东村乡乡长廖桥生说。早期的矿产开发无序、开采方法落后,导致兴国县产生面积约4861亩的废弃矿山,近年来已治理恢复面积1161亩。

修复

投资1.7亿元让废弃矿山获新生

为修复兴国县矿山生态,给当地百姓打造优美环境,2020年3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江西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明确社会资本可参与生态修复。兴国县、永新县、横峰县被列为江西省市场化生态修复试点县。

2020年5月,江西省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全额投资1.7亿元,拟分三年完成兴国县还未修复的3700亩废弃矿山修复。小洞村项目成为江西省首个市场化推进的矿山修复项目。项目建设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系统性修复、整体性保护、综合性治理”的理念,通过“山上山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的系统性修复的方式进行区域综合治理。

利好

矿山修复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经过一年多生态功能恢复和人居环境治理,小洞村项目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余亩,保护周边130余亩基本农田,恢复生态功能区面积800余亩,林草覆盖率达90%;二级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县域内约30万人的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如今,昔日废弃矿山变成了绿水青山,也标志着江西省首个市场化矿山修复项目完工。

“通过项目建设预计可以产生新增耕地80余亩,林地420余亩,可腾退建设用地指标500余亩,还产生其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队项目修复负责人说。

该项目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实现了“绿水青山”的综合效益,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之路。项目区内种植的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直接带动当地100余位农民的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发展

村民陆续回迁种植农作物

废弃矿山重披锦绣绿装,小洞村蝶变成网红“打卡”地,同时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当地部分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因为环境污染,大家都纷纷搬迁出去,现在修复好了,新增的林地和耕地、园地可改变当地的产业种植结构,村民们都陆陆续续回迁。”廖桥生说,如今,大家纷纷种上水稻、脐橙、茶叶等农作物,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养家。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完工促进废弃矿山由“生态伤疤”向“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同时也为江西省市场化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兴国模式”。

来源:江西晨报网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06月09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