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回顾砂石历史“上天的恩赐”——三峡大坝高质量机制砂原料的“绿色粮仓”!

发布日期:2020-06-27   浏览次数:

回顾砂石历史“上天的恩赐”——三峡大坝高质量机制砂原料的“绿色粮仓”!

 

三峡大坝对砂石骨料的选择却非常讲究。这里讲的砂石,严格来讲应是机制砂。它的岩性特点要一致,要不含活性成分,还要求其游离云母含量小于2%。三峡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浇筑后,水电八局砂石分局副局长熊万祥心中更有特别的情感:“三峡工程75%的砂石都是由我们生产的。如果将这些砂石砌成1米方的长堤,可以在长城上摆个来回。”

创机制砂生产先河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我国建造水利水电工程所用的混凝土骨料采用的是天然砂石,即从江河的河床中采集河砂和鹅卵石,作为混凝土的骨料。

然而,天然砂石中河砂的数量是有限的,鹅卵石的大小也不规则,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组成不同比例(级配)的混凝土,限制了筑坝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西部,而西部河流的天然砂石料是极其有限,甚至有的河流就根本没有天然砂石料。

三峡大坝最后一浇的历史性瞬间

在这种情况下,水电八局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勇敢地承担起这项攻关项目。经过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和精心设计,上个世纪70年代初,水电八局在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工地建成了以石英岩为料源的我国第一座大型机制砂石骨料生产系统,首次运用槽式洗泥机解决了机制砂的含泥问题,为乌江渡水电站建设提供了优质原料,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开创了国内采用机制砂拌制混凝土修建大型水电工程的先河。

建“大坝绿色粮仓”刷新砂石生产供应世界纪录

乌江渡、漫湾、大朝山、二滩、五强溪……一路走来,水电八局机制砂生产技术从成熟走向精巧和自动化。1994年,长江三峡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开始动工兴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水电八局以最优的技术方案、最合理的报价,获得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峡下岸溪机制砂加工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任务。

下岸溪人工砂石料场

三峡下岸溪机制砂开采加工系统位于三峡坝址左岸下游12公里,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安装配制各类设备1140多台套,胶带机76条,总长8.5公里。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每小时2400吨,砂石月生产最高强度可达45.2万立方米。“这是三峡工程所需砂石料的主要供应基地,被称之为‘三峡大坝绿色粮仓’。”熊万祥自豪地透露,三峡工地上75%的砂石全部由砂石分局提供的,而且砂石分局的水电砂石占到了全国80%的份额,还三次创造和刷新砂石生产供应世界纪录,最高达到了日供应4.2万吨、月供应112万吨砂石料。

质量优于国标,成本不到其1/10

熊万祥介绍,天然砂石中含有泥沙,而且大小、绷涨系数都不一样,机制砂则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熊万祥自豪地表示,三峡右岸大坝无裂缝的奇迹,少不了砂石分局的贡献:“我们的砂石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但其拉力小并易产生沁水,质量优于国标,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根据多次对下岸溪砂石料质量检查结果,将下岸溪的砂石料定为免检产品。”

不但质量要比天然砂石好,而且能大大降低成本。“1969年在贵州修乌江渡水电站时,曾经不得不用火车将湖南的砂石运到千里之外的工地。”熊万祥介绍,用机制砂,成本不到其1/10。

大坝雄伟,更应该敬佩的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

刚进三峡,职工的生活是艰苦的:砂石料场下岸溪远离坝区,没有水喝、没有水用,吃水、用水都要到1000多米以外的长江河里去打,打上来要经过一天的沉淀后才能使用;洗澡更成问题,要下长江河里去洗,但洗完后全身粘满了泥浆。可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中,砂石职工仅用440天就建成了年生产能力超500万立方米的三峡下岸溪自动化机制砂加工系统,创造了水电行业同类系统建设和安装的新纪录。“日本专家说,我们至少要700多天。”砂厂分局下岸溪项目部党总支书记覃令凡说。

如今你在坝区行走,一眼就能望见下岸溪后山的砂石基地,一片绿色。从环保角度看,当时在机制砂制作过程中也难免造成污染。但作为一个世界之最的工程,能在近距离找到大坝浇筑必需的高质量的取之不竭的砂石料,真乃工程之幸!与日新月异,伟岸崛起的大坝相比,下岸溪的名字和机制砂加工系统鲜为人知。宛若戏剧舞台,物质的大坝是工程主体,是主角;而机制砂加工系统则是隐匿在台后的配角,是幕后英雄。人也—样,下岸溪机制砂加工系统同样辛勤劳作的职工们,身处偏僻一隅,少有传媒宣传和介绍他们;他们与一线建设大军协同作战,却绝少有抛头露脸的机会一一唯如此,则更令人敬佩。

来源:中国砂石协会 长沙晚报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0年06月2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