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6-18 浏览次数: 次
警方打掉21个非法采砂团伙,查扣冻结资产约2.51亿元——海砂这个“结”该如何解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多地开展打击海上非法采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据福州日报报道,从相关部门获悉,福州市公安局结合扫黑除恶重点行业领域“三霸六黑”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打掉各类盗采河砂、海砂团伙21个,查扣、冻结现金、房产、船舶、铲车等涉案资产估值约2.51亿元。
去年12月19日,马尾区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核查情况,在市公安局组织部署下收网,一举抓获李某官等犯罪嫌疑人27名,查扣、冻结涉案资产估值1.29亿元。经查,2013年6月以来,李某官等人长期在闽江河域、宁德海域等地非法盗采河、海砂贩卖,从中牟利,盗采的海砂销售金额高达1.4亿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目前,该团伙因涉黑、非法采矿等被移送马尾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介绍,福州全市公安机关自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以来,共打掉各类盗采河砂、海砂团伙21个,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5个、涉恶集团1个、涉恶团伙4个、一般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7名,从中破案101起。
那么,海砂这个“结”该如何解?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河砂开采逐渐萎缩,砂石等原材料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舟山乃至整个长三角建筑用砂的价格一路攀升,且上升趋势不减。此外,随着浙江自贸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大宗商品中转、交易功能的逐渐完善,客观上促成了港口仓储、流通功能的强化以及海事签证审批制度的便利,上述客观环境的变化往往被非法运输、收购海砂者利用,成为违法犯罪的“可乘之机”。去年底至今年初,舟山沿海非法运输、收购海域海砂案件时有发生。经综合排摸分析,在我国沿海区域,一条涉及上游非法开采海砂,中游中转加工,下游分包销售的黑灰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众所周知,海砂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海洋矿产资源,是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物、洋流、地质构造赖以存在的重要前提基础。因此,对于海砂资源的利用必须严格审批、规范开采。
进入疫情阶段,有的地方海砂挖掘一度停顿,随着建筑市场复工率提高,用砂又开始紧张,价格居高不下。针对一些非法采砂船只蠢蠢欲动,党委政府重拳出击,查处打击从事非法盗采特别是滥采、阻碍航道等活动,可谓是及时雨。
就海砂而言,首先需考虑采挖合法性问题。自国家把审批权限下发地方后,地方出于保护本区域生态环境要求,禁止采掘海砂,提出禁用海砂,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因为原有持证采砂者的出路问题一下子无法解决,由此相连的社会稳定问题,让当地政府无法下手完全禁止。有的虽然禁止,其实也是部分有禁无止。尤其是沿海城市,用海砂方便,价格有时也比较实惠。
其次是机制砂替代问题。机制砂投入成本高,无论是设备添置还是矿产资源的收储,一般企业踏不进这个门槛。在大力倡导“两山”理念的今天,矿山开发面临环保压力。何况,有的地方石料资源非常有限,开采的时间长度有限。当然,可以利用道路、隧洞建设开挖的石料资源转化机制砂,但需要形成有效机制,整合资源,合理利用原本放弃的石料,变废为宝。同时要善于运用内陆地区机制砂资源。
再是,海砂砂场管理问题,消除阶段性价格畸高现象,确保海砂质量。海砂在淡化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只求效率、不讲质量的现场,导致海砂的淡化处理不符标准,投入建筑市场后容易造成腐蚀钢筋等潜在风险,严重危及建筑市场安全;部分海砂淡化不彻底,给建筑物带来巨大隐患。建筑界人士反映,这些年,由于海砂氯离子超标导致建筑物短命现象频繁发生,损失很大,纠纷不少。
专业人士认为,海砂开采不能局限于一地或集聚于某几个地方,应倡导鼓励沿海有条件的地方开采海砂,长期局限某地,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太大,也不利于区域港口建设、船只航行安全。需要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将现有船只的海砂开采纳入依法依规的轨道,合法持证开采海砂。同时从重从严打击违规采砂、非法偷运行为。司法机关在依法办理案件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线索,分析原因,找准措施,积极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建议,提供可供执行的执行方案。按照海洋区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将海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犯罪打击结合方面,有更加精准的作为。
而且,有必要开展全国海砂资源调查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工作。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取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对各地海域海砂资源进行调查,摸清家底,同时对海砂开采影响海洋环境进行综合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制订海砂开采规划,划定可采区域,提出开采控制量,实行轮流开采。
另外,还需加快区域性、地方性的砂石交易综合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各地海域海砂开采、海砂过驳的协调平衡,加强税收管理,确保有序公平交易。
来源:福州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0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