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2-17 浏览次数: 次
加强融资支持!国家8部门印发《目录》,多项技术涉及砂石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称《目录》)。《目录》遴选了七大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其中在“环境保护产业”及“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产业”中多项技术涉及砂石。
如“材料制造”类别中的“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技术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其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材料制造”类别中的“飞灰高温熔融资源化技术”、“国土综合整治”类别中的“高性能植物垫新技术在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等,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突出贡献。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目录》中多项涉及砂石行业,如“材料制造”类别中的“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技术先进环保装备和原料”,基于渣土的凝聚—脱水—固化耦合处理工艺,结合智能化、模块化渣土处理设备和自适应运行控制技术,使盾构渣土通过高压喷淋—振动筛分模块,分离出粗骨料;筛下物进入水力旋流模块,实现泥砂分离,产出洁净中细砂;剩余泥浆进入地聚物基凝聚—固化模块,进行浓缩/固化调理,溢流清水进入清水池循环使用;调理后泥浆进入压滤脱水模块,形成可固化泥饼;泥饼进一步直接建材成型。
案例1:深圳地铁14号线朱坑风井—朱洋坑区间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处理渣土能力1750立方米/天,设备占地470平方米。生态效益:项目处理盾构渣土15.6万立方米,产生11.5万立方米砂石骨料,减少外运11500车次,产生填料4.1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1326吨。
案例 2:深大城际2标土建十工区盾构渣土高效化处理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处理渣土能力1200立方米/天,单套设备占地约461.25平方米。生态效益:项目处理盾构渣土39万立方米,产生27.3万立方米砂石骨料,减少外运27300车次,产生填料11.7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3315吨。
“其他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材料制造”类别中的“飞灰高温熔融资源化技术”,将垃圾焚烧飞灰与多源固危废精准配比,在不高于1350℃温度熔融,有毒有害有机组分分解且产热补偿熔融能耗,重金属等无机组分相变融合并经水或空气冷却调控形成熔融玻璃化产物,达到《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GB/T 41015),用于沥青路面集料、建设用砂石、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及其他建材替代材料,无二次污染风险。
案例 1:浙江惠禾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飞灰高温熔融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规模:年处置飞灰等其他固危废20万吨。生态效益:年节标准煤2.58万吨,年碳减排量6.86万吨。
案例 2: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及标准化改造项目。建设规模:年处置飞灰及危废热解炉渣等废物6.8万吨。生态效益:年节标准煤1.71万吨,年碳减排量 4.54 万吨。
“国土综合整治”类别中的“高性能植物垫新技术在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选取最优配比的植生基质和植物种子,装入特质的双层可降解无纺布植物垫,多维加筋锚固于岩面上,再喷播8~10cm的植生基质,结合给排水机构迅速形成两层土壤结构,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克服了高陡边坡固土难的问题,使群落结构本身发生动态过程变化,恢复高陡矿山生态。
案例 1:乐东县尖峰镇岭头马鞍岭建筑用花岗岩石料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规模:消耗1650吨秸秆和4870吨禽畜粪便,恢复矿山裸露坡面面积约 33.49万平方米,项目范围约65.03万平方米。生态效益:项目碳减排量760吨。
案例 2:京昆高速沿线(满城段)“白茬山”生态修复高标准示范带工程馒头山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规模:消耗1850吨秸秆和5550吨禽畜粪便,恢复矿山裸露坡面面积约6.8万平方米,治理区面积约37万平方米。生态效益:项目碳减排量863 吨。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5年0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