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6-04 浏览次数: 次
砂石行业的科研工作者---陈家珑
陈家珑,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
陈家珑教授从事砂石行业工作长达30多年,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事业心,尽管开展砂石行业各方面工作的困难重重,但他始终坚持不懈,为我国的砂石行业的进步做出了半生的贡献。
陈家珑教授从1985年就开始注意和研究砂石行业产业资源化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循环经济,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垃圾已是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他与有关企业一起为进行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坚持了长达5年的条件准备,于2007年被列为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陈家珑任“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的课题技术负责人。
陈家珑教授在历经30多年从事砂石行业的工作中,所做出的主要工作成绩和业绩:
1985年,利用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废石和尾矿生产建筑用砂石的研究,与该公司一起,成功研发出利用磁滑轮石做建筑用碎石和经旋流处理的尾矿砂做建筑用砂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并建线推广应用,92年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1994年,他自创条件,克服困难,用碎砖研制和生产了小型空心砌块,并将该砌块在亦庄工业开发区进行了少量的工程试用,至今仍效果良好。并取得了“再生古建砖”的专利。
1996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北京市建委项目“机制石屑砂的应用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并推广应用,与城建一公司合作,建成了北京市第一座石屑人工砂混凝土试验建筑。
1998年起,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第一编写人组织十余个单位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完成了北京市地方工程标准“人工砂应用技术规程”的编制。
2002年,他提出“关于解决北京砂石缺口的建议”被北京市有关部门采纳,获专家建议一等奖。他提出的“开发尾矿人工砂石解决北京建设用砂”文章被中国建材报、北京建设市场报等多家媒体发表。
200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再次与首钢矿业公司合作,进行了用其废弃磁滑轮碎石和经旋流处理的尾矿砂生产预拌混凝土和高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及推广应用,陈家珑获北京市金桥工程三等奖。
2004年,“关于严格控制建筑用砂石质量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又荣获优秀信息奖。
2004年,陈家珑教授承担了《建材工业数据库》子库之一《砂石行业信息数据库》的信息采集任务,带领团队共开展了800余家砂石生产企业基本信息的调研、收集与汇总整理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从2005年起,陈家珑教授先后为宁波路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天水华建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解决石屑利用、人工砂混凝土配制和机制砂石生产线建设等技术难题,为企业赢得了几千万元的经济效益,避免了失误和损失。
陈家珑教授,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十多部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编制,其中,1999-2000年其主持编写的《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率先提出了人工砂的类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根据国情提出并制定“国标”的各项重要指标评价方法和技术参数。 2002年实施以来,又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工作。由此,他荣获2005年国家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二等奖,为砂石行业标准进步作出了贡献。
陈家珑主持完成20余项有关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获得局级以上科研奖励近20项,其中,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4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4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