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谈我国砂石骨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布日期:2019-09-24   浏览次数: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谈我国砂石骨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砂石骨料4.0+”:我国砂石骨料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对砂石骨料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继出台了《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行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的通知》等政策。

为引领行业发展,根据我国砂石骨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砂石协会先后提出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五种产业模式。为此,本刊记者对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进行了专访,听他畅谈行业的现在和未来。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砂石骨料行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胡幼奕:砂石骨料是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材料,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类建设和改造世界,每年要消耗数百亿吨砂石骨料,它是继水之后消耗最多的第二大自然资源。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60%~70%,这其中,砂石就占到近三分之一。

早期,砂石骨料行业是粗放型发展的方式,近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指引下,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各地陆续关闭传统、小型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对石矿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科学布局,产业结构得到了快速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砂石企业的规模化、大型化、集团化、绿色化、生态化已成趋势;资源开发水平、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持续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增加,行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记者:近些年,中国砂石协会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行业年年都有新面貌,请您梳理一下协会在砂石骨料行业发展方向上提出了怎样的决断。

胡幼奕:自2010年国土部发布《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1年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砂石骨料行业开启了绿色发展和工业化生产的新征程。在这一基础上,作为行业的引领者,砂石协会于2011年当年就提出全行业要实现“资源、环保、安全、和谐”发展,较早地认识到绿色和谐的重要性。此后每年也都提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2012年提出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2013年提出要正确认识砂石和砂石工业,促进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2014年提出要开创砂石骨料工业新局面,建立砂石骨料企业新模式;2015年提出要加快砂石骨料产业工业化进程,砂石骨料产业进入大矿时代;2016年提出,砂石骨料行业要创新发展,构建砂石骨料工业新体系;2017年,提出要构建绿色砂石骨料工业体系,建立砂石骨料科学体系,创立体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砂石骨料4.0”模式;在此基础上,2018年我们又提出了“砂石骨料4.0+”,以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可依据废弃矿山的具体情况,研究探讨“+”什么和怎么“+”。

记者:什么是“砂石骨料4.0+”?它与前面几种产业模式有何不同?

胡幼奕:从“砂石骨料1.0”到现在的“砂石骨料4.0+”,几种模式之间不是单纯的更新换代,而是从点、线到面,再到延伸产业链的阶梯式上升。

①“砂石骨料1.0”——建设绿色环保砂石骨料工厂

传统砂石骨料生产企业多数是单机或单条生产线的生产模式,是粗放的生产方式,技术装备、环保水平等相对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绿色环保砂石骨料工厂是按现代化绿色发展模式建立砂石骨料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管理,由爆破工厂、粗碎工厂、中碎工厂、细碎工厂、粉尘收集工厂、废水收集处理循环使用工厂、环境绿化工厂、石料存储及输送工厂、储运工厂,按生产和环境监测等模块组成。其特点是,各工厂实行数字化单元式的模块管理。

②“砂石骨料2.0”——延伸砂石骨料产业链

以生产砂石骨料为核心,在绿色环保砂石骨料工厂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砂石骨料产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发展混凝土、砂浆、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等产业,提升了砂石产业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更好保证了土木工程质量,同时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该模式需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延伸产业链,做到产业的相互融合与支撑。

③“砂石骨料3.0”——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

绿色建材产业园可以看作是以砂石生产为基础的“砂石骨料生产+”模式,在砂石骨料2.0的后端,增加混凝土制品、建筑构件、装配式建筑、保温材料、海绵城市用固废再生透水砖等的绿色制造,形成有关混凝土及建材系列产品制造和智能控制的绿色建材产业园。产业园内的产业需要因地制宜来增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做到上下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④“砂石骨料4.0”——建设以石矿开采为源头的生态工业园区

砂石骨料4.0是砂石骨料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以石矿开采为源头,建设集石矿开采+砂石骨料+粉磨站+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制品、构件制造+PC建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海绵城市透水产品+矿山生态修复等为一体的智能化控制的生态产业园区,并在园区附加土壤改良、生态农业、生态林业、茶业、酒业、历史、文化(石矿博物馆、绿色发展理念等)、教育、休闲度假及相关公共事业等社会功能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模式的设计思想是:以生态优先,全产业链一体化生态发展,所涉及和进入的企业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避免了传统工业园模式带来的各企业间的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集成相关产业,获得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实现砂石及相关产业的转型、融合、和谐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模式是一种发展蜕变的模式,符合我国今后几十年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⑤“砂石骨料4.0+”——砂石骨料的融合发展

曾几何时,传统砂石企业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直接采集天然资源,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现在,在新时代下,砂石企业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指引下,靠绿水青山来“吃饭”。

“砂石骨料4.0+”就是在以石矿开采为源头,集PC建筑等混凝土部品部件制造为一体的工业园区,并在工业园区附加教育、休闲度假、文化艺术体验、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以及相关公共事业等社会功能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砂石骨料4.0”模式基础上,附加建筑固废综合利用、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智慧矿山、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势能发电、绿色砂石供应链、特色旅游、医养结合等,实现建筑固废、尾矿、废石资源化的最大利用,实现固废填埋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最佳修复,做到物尽其用、永续发展。协会提出砂石骨料4.0、4.0+,为的就是实现砂石及相关产业链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合作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和共享发展,我们将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记者: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围绕砂石骨料新发展模式,各地方政府有哪些促进产业发展的模式和举措?

胡幼奕:先说京津冀地区。为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北京市的石矿企业仅保留2~3家,利用环京地区尾矿废石制备砂石骨料满足北京地区需求。京冀两地相关部门多次就合作建设绿色砂石骨料供应基地事宜进行研讨会商,明确将陆续在环京地区,主要在承德、保定、唐山境内择地建设10个左右年产500万~1000万吨级别的绿色砂石骨料供应基地。北京市住建委还提出,未来北京砂石骨料运输将推广火车“换乘”新能源车的方式,逐步淘汰柴油车。

重庆方面,在渝西、渝东北、渝东南片区布局14个资源保障基地、2个后备资源保障基地和1个应急资源保障基地。到2020年,重庆全市碎石矿山控制在470个以内,总设计生产规模控制在21000万吨/年以内,全市碎石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去年10月,福建省明令下达5000万立方机制砂生产任务,福建全省要在2020年年底前达到年产5000万立方米机制砂的生产能力才能满足建设工程用砂需求,并据此对各设区市配套矿山任务进行分解。

江苏省将在沿江规划布局20处砂石码头,可形成通过能力3亿吨,能满足承接水上过驳区取缔转移需求。其中砂石集散中心8处,形成通过能力2亿吨;装卸点12处,形成通过能力1亿吨。

为缓解重点工程砂石料供应不足的问题,2017年湖北省政府批复长江干线砂石集并中心83个,截至2019年4月底,已在长江与汉江沿线建成42个砂石集并中心,年吞吐能力约1.3亿吨。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还发文要求禁止将优质石灰岩、白云岩等作为普通碎石建筑材料开采。

浙江省将打造年产建筑用石料4亿吨的能力,其中,将建设6个省级砂石粘土矿产开发基地,新设10个左右储量规模达1亿吨以上、年开采规模达千万吨的砂石粘土矿,达到年开采3亿吨的开发能力。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还提出,原则上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严格禁止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新设经营性露天矿山矿业权。

河南省要求新设建筑石料类矿山储量规模必须达到1000万吨以上,企业年开采规模必须达到100万吨以上。而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开采区储量规模则需达到1亿吨以上,年开采规模需达到1000万吨以上,矿山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0米。对已设中小型建筑石料类露天矿山,将不再允许新增开采储量和扩大开采范围,原有可采储量开采完毕后将不再延续。小型或安全距离不足300米的建筑石料类矿山,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

甘肃省积极引导现有符合国家政策、矿产资源规划的企业,通过整合实现砂石矿山减量化、大型化、规模化、环保化发展。发文鼓励市州、县市区将基础设施项目周边的砂石料资源、旅游资源,打捆以公开方式出让给社会投资人,置换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用于该项目政府方资本金,还积极鼓励砂石料矿山企业以地下方式实施开采。

记者:纵观全球,现代化的砂石骨料工厂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砂石人正在承担起创建世界级砂石骨料和装备企业的责任,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能不能请您通过几个典型样板,为我们揭示新时代砂石骨料发展的新面貌?

胡幼奕: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机遇千载难逢,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已建成了400多家集矿山开采、加工、储运高度集成化、自动化、规模化的现代化企业,有的企业、很多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能提供全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规模以上的砂石骨料装备制造企业有3000多家,部分砂石企业正在深入践行“砂石骨料4.0+”,并取得良好成效。如卫辉市天然资源有限公司——卫辉市政府对当地40多家碎石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升级,融合了当地多家小型石料生产企业建成自动化控制的时产3000吨精品砂石骨料生产线,干法生产,全封闭,自主研发生产过程DCS集中控制系统,采用自动装车及发运控制系统,对粉尘集中收集并实时监测,是典型的砂石骨料绿色工厂。

邢台中联新型建材示范园项目——依托优质矿山,打造“矿山开采、骨料加工、商混生产、尾矿利用、PC构件”的“五位一体”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建设模式。河南辰夏集团——以传统采矿业为起始点,以绿色矿山建设为着力点,以向旅游开发和“矿山修复+”转型为落脚点,建成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集团。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年产砂石骨料200多万吨,是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有多项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推广。该企业在绿色矿山开发利用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发挥砂石骨料生产中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利用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进入混凝土、砂浆产业,荣获全国砂石行业“砂石骨料绿色矿山示范基地”称号。

还有陕西瑞德宝尔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东升实业公司下属广东江门泰盛石场有限公司、甘肃华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穴民本矿业(马口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园)等,都是“砂石骨料4.0”和“砂石骨料4.0+”理论的践行者,是绿色发展的典型标杆。

后记

长期以来,人们对石矿开采关注度高、认可度低,在休戚与共的地球村,石矿产业要获得新生,要崛起,要辉煌,其发展方式就要超越石矿自身的内涵,走跨界合作创新的道路。砂石骨料行业要深度融合相关产品制造、建筑、艺术、园林、文化、旅游度假、城市发展、公共事业等各行业,促进不同行业和企业更好地发展,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模式和业态,才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青睐。

来源:中​国建材杂志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9年09月24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