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不可思议!三坊七巷竟然蕴藏着古人排涝的智慧

发布日期:2018-03-15   浏览次数:

不可思议!三坊七巷竟然蕴藏着古人排涝的智慧

 

2016年7月19日至20日,北京遭遇了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这是2016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超过“7.21”暴雨平均降雨量,此次降雨过程北京各地仍有积水,但没有发生人员死亡的情况。而暴雨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和北京市区的积水形成鲜明对比。大暴雨时故宫地面也未曾出现明显积水,更是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千龙出水”场景,为故宫凭添了一份独特的景观魅力。即使是多年难遇的大暴雨,故宫的地面也未曾出现明显的积水,更是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千龙出水”场景,为故宫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景观魅力。故宫能够避免"城中看海",因为故宫建筑中对雨水的处理利用十分到位,显示出古代海绵城市建设的智慧。

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竖向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故宫人为紫禁城的智慧营造而感到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功能永葆青春,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故宫排水系统专项课题研究,利用雨季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记录,绘制并汇总全院积水点分布图,并根据分布图全面深入地分析积水原因,研究综合解决方法,也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紫禁城古代排水设施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故宫古建筑一样得到精心呵护。为时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将古代排水系统保护纳入其中,正在稳步推进实施。2014-2015年,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开放项目维修时,对三个区域的雨水系统也进行了整体保养修缮。在此次大雨中,这三个区域排水管线均运行正常,未发现堵塞现象。



 

随着故宫社会功能的增加和强化,在保护和保留原有雨水系统的同时,需要建设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目前,故宫博物院内部排水系统已形成雨污分离的两套排水系统,污水系统是同市政管网相连的单独管线,排水系统仅用于排除雨水。故宫博物院还从2015年起逐步将全院的水泥地面和沥青路面改为砖石材料的传统建筑材料,不但使景观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也使排水和渗水功能得到加强。



 

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相信随着平安故宫工程的顺利实施,故宫博物院的排水系统将更加通畅,服务观众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说起古代海绵城市的建设智慧可不止北京故宫、江西福寿沟,安徽徽州宏村。福州也有一个好地方——「三坊七巷」,里面暗藏了许多古典海绵城市建设智慧。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它于晋代发轫,唐五代形成,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城市由北向南扩展,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三坊七巷地灵人杰,历史上曾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等,故又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说。至今依然较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古朴典雅、极富福州特色的传统街区。这里既有“紫禁城中策马扬鞭”的帝师,又有“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世族、显赫高官、饱学宿儒、商界巨子,比比皆是……随意走进三坊七巷的哪一条坊巷,都能感受其中卧虎藏龙的独特魅力。



 

那么三坊七巷究竟是如何暗含各种古人排涝建设智慧的呢?

蕴藏着古人排涝智慧的三坊七巷

在古韵犹存的三坊七巷,充斥着古人有关海绵城市的建设智慧,从青石地面,到庭院池塘,再到开阔天井,一点一滴地教会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义。



 

每块青石砖都是“微型水库”

三坊七巷的青石路上虽然是古时常见的青石板,但这里的青石板间有明显间隙,高低起伏,板与板之间存在空隙,以便雨水漏入。道路旁还有几处利用地形建的凹地,组成渗水渠。雨水通过青石板路面被收集到渗水渠储存,同时也能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



 

在三坊七巷一间旧宅内,一个铺青砖的长方形露天天井,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坡状,同时具有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降水时,雨水首先顺地面坡度流入四周的石槽明沟,若遇台阶或建筑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地下。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建筑物的走势流入家中的水井和池塘中。



 

可以看到青砖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缝隙。这样的造型对排水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青砖本身渗水透气性就不错,雨水透过青砖之间的接口,就进入到地下三角形的缝隙当中。砖缝越向下越开阔,雨水自然不容易停留在表层,而是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水系统缓冲和渗排出去。

屋顶排水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

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排水三宝:天井、沟渠和内河

老建筑的排水功能好,主要归功于天井、沟渠、内河这三个法宝。它们是三坊七巷滴、渗、排的老工艺及至今依然可以自然渗透的奥秘。

天井

通常天井下方不设地漏设施,所以用于铺设天井下方地面的石材就较为稀疏,一旦下雨,雨水就会沿着石板的缝隙自然渗透到地下,再通过地下径流排入附近河道,保证了院落内部大雨时不过度积水。



 

古建筑的坡屋面、檐沟自然形成了的天然雨水收集系统,引导雨水流入放置在庭院中的水缸,水缸中积存的雨水可用于观赏养殖、应急防火。

福州的林觉民、冰心故居中这一特点就十分明显,天井下方的石板缝隙很大,肉眼可见其下。可见天井是旧时院落必不可少的空间,除了众所周知的采光作用,天井还是排水利器。



 

除此之外,一些大户人家还会选择在天井正下方挖一个槽,槽旁以石头砌起,一旦大雨倾盆,石槽就可先将雨水储存起来,日后再慢慢将水向地下排出,以防内涝。据了解,整个三坊七巷中,只有刘冠雄故居中设有一处地漏,为民国时期改造修建后加设,其余建筑均采用雨水自然渗透的方法。

沟渠

三坊七巷巷道地下暗藏着不少水沟,横向排列的石板覆于其上,雨水从石板间缝隙留下,再通过水沟排向内河。



 

不只三坊七巷,老福州的不少道路下都有这种水沟,水沟不似现今细窄的下水管道,反而空间很大,甚至能容下一个小孩。在三坊七巷的安民巷中,这样的水沟显而易见,连人都能钻进,泄洪更不是问题。

内河

历史上三坊七巷周边河网密布,曾有“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景观。天井和沟渠的功力再大,福州交错纵横的内河网络才是排洪、泄洪的最终归宿。

每当下雨时,各个庭院内明沟和暗沟的水就流入纵横交织的沟道支线和干线,最后流入内河。河网水系形成了天然的排放雨水的‘毛细血管’系统,相当于预留了足够的雨水排放通道,保证了雨水的顺畅排放。所以,保护和重建内河对城市排水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三坊七巷光禄坊旁的安泰河
 

作为福州建设海绵城市的“标兵”,三坊七巷内满满的古人智慧也让如今的城市建设者大加赞赏,在打造海绵城市时,沿袭古训,尊重和保护自然成了重要课题。

让坊巷排水智慧古为今用

“海绵城市就是尽可能通过保护、修复、建设,使城市的开发建设模拟自然的雨水径流的状态,减小对自然的影响。”三坊七巷的青石地面、池塘、下凹庭院、天井等雨水自渗系统给了他们很多启示,在对内河水体、雨水花园、屋顶绿化、透水地面、雨水收集等系统进行建设的同时,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同样重要。

为了让这些古代海绵城市智慧能够造福千秋万代,针对三坊七巷天然“海绵区块”的保护也刻不容缓。

延伸阅读

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在现阶段具有重大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明显改善城市内涝问题。传统的土地开发过程会对城市中大部分地面进行硬化,导致城市下垫面的透水性和滞水性显著下降,从而使降雨中汇流过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短时间内地表径流增大、洪峰流量增加,以及峰现时间提前等,使城市面临严峻内涝威胁。近年来,我国夏季城市内涝灾害频发,频繁造成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为雨洪创造足够的蓄洪空间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缓解经济下行的有力支撑。目前经济持续下行,GDP增速降低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一大问题。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在老百姓消费欲望不强,出口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投资无疑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被寄予厚望。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既有足够大的体量来承担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最理想手段。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民生。近二十年的高速城市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因急功近利产生的城市弊病,比如河流、湖泊和湿地被填埋占用、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城市景观品味不高和黑臭水体问题等。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增加城市水面面积和绿地率,丰富城市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从而切实改善老百姓的城市生活品质和质量,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

十三五末,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超万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建成区面积为49772.63平方公里,按照年复合增长率3%,到2020年全国建成区面积约为59000平方公里,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为80000平方公里。按照住建部估计的海绵城市建设每平方公里投资1-1.5亿元测算,到202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1800-17700亿,到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64000-96000亿元。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3月15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