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青海省着力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矿山也可成为“后花园”

发布日期:2017-09-20   浏览次数:

青海省着力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矿山也可成为“后花园”

  

青海省大力推进省级绿色矿山建设,以依法办矿作为前提条件,以资源利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与社区和谐作为工作核心,以科技创新、土地复垦等为保障措施,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2017年6月26日,青海省印发了《青海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省级)》(以下简称《标准》),制定了省级绿色矿山申报、遴选、审核管理要求与流程,开展2017年首批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标准》中提到,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地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开采区、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整洁、美观。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坚持“边开采,边复垦”,对矿山压占、损毁土地,优先复垦为耕地或农用地。

在循环综合利用方面,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涉及多种资源共伴生的矿山,在开采利用主要矿种的同时,坚持综合回收共伴生资源。暂时不能回收的,有处置措施,没有对共伴生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三率”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合理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合理利用。

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青海省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一依法办矿

1. 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证照齐全,遵纪守法。

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 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等进行生产与管理。

4. 两年内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或重大事故。

二规范管理

1. 认真贯彻落实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将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矿山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闭坑全过程。制订有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责任到位,成效显著。

2. 矿山规范管理,制度健全。矿山生产管理信息化程度高,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安全生产等方面规章制度健全,保障措施有力。

3推行企业健康、安全、环保认证和产品体系质量认证,实现矿山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绿色开采

1. 矿山开采应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开采方式,努力降低开采贫化率、损失率,提高回采率。

2.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有专用、规范的堆积场所,符合安全、环保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降低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

四综合利用

1. 涉及多种资源共伴生的矿山,在开采利用主要矿种的同时,坚持综合回收共伴生资源。暂时不能回收的,有处置措施,没有对共伴生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三率”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2. 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合理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3.对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合理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省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五技术创新

1.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矿山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

2. 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3. 重视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矿山企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六节能减排

1. 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达国家规定标准。

2. 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三废”排放达标。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七环境保护

1. 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环境卫生整洁,矿区生产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2. 充分利用当地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开采区、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整洁、美观。

3. 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4. 坚持“边开采,边复垦”,对矿山压占、损毁土地,优先复垦为耕地或农用地。

5. 建立了采矿区、尾矿库等监测及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生产安全。

八社区和谐

1. 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构建企业诚实守信体系,及时公告相关信息,矿地关系和谐。

2. 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的申述—回应机制,及时受理并回应相关诉求,及时调整影响当地群众生活的生产作业,妥善解决各类矛盾。

3. 企业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健全,重视职工生活、关注职工健康、矿山业主与职工同心同德、氛围和谐。

4. 有符合自身特点和有助于推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

《标准》引导西部矿业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和花园式工厂”建设

日前,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依据《标准》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和花园式工厂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实现矿业转型升级,将建设花园式工厂作为厂区建设的终极目标,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发展。

集团公司通过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和花园式工厂建设,坚持转方式与稳增长相协调,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加快绿色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升级换代,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各矿山单位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矿山工厂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各矿山全部达到省级绿色矿山认证,各下属企业厂区全部建成花园式工厂。

公司结合企业实际详细制定了打造绿色矿山及花园式工厂近三年(2018年至2020年)的规划部署,下发绿色矿山及花园式工厂建设要求,其中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共8个方面29项具体要求,花园式工厂建设共8个方面24项具体要求。

各下属企业根据集团公司安排部署,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近三年发展规划,其中省内矿山单位按照青海省标准,省外矿山按属地政府要求,属地政府没有发布标准的按国土资规〔2017〕4号行业标准编制。规划内容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本单位实现绿色矿山及花园式工厂建设需求,制定工作计划跟进表,合理安排推进各项工作,每项整治或实施项目有具体的方案和资金预算。

按照2018年各项工作整体推进,2019年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并巩固,2020年完成绿色矿山认证及花园式工厂建设,其中条件成熟矿山,可提前完成绿色矿山认证,已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单位除核查申报等工作按国家规定执行外,仍要拿出建设规划进一步升级优化。

该集团公司要求,各下属企业要按照建设要求逐项、逐条比对,认真梳理出本单位需要强化、整改或建设工程内容,确保建设工程扎扎实实开展。一把手要亲自负责该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矿山及花园式工厂建设发展规划,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保障建设工作有效开展。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大力推进技术体系创新,走出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新路径。

  

西部矿业集团公司花园式工厂建设要求标准

1证照齐全

按照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证照齐全,遵纪守法。

产能及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两年内未受到相关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和较大以上安全环保事故。

2规范管理

制定有切实可行的花园式工厂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责任到位,成效显著。

具有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

推行企业健康、安全、环保认证和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指标居国内同类企业先进行列。

资源利用率达到行业准入要求,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国家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利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4技术创新

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

5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厂区及周边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达国家规定标准。

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成果突出,“三废”排放达标。

6厂区环境

设置了厂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及中转清运系统,厂区内无恶臭气味。

厂区内道路、物料堆场硬化,裸露土地实施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100%(因地制宜)。

厂区设置了雨污分流系统,涉重单位、化工单位设置了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

设置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或有可依托的市政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满足处理后水质要求。

厂区内生产原料、产品、废弃物存贮场所符合三防要求。

生产设施或厂房、设备、管道符合公司目视化管理要求。

环境标识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中相关规定。

厂区设置透空围墙,冶炼厂、化工厂厂区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

7社区和谐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调整影响社区生活的生产作业,共同应对损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

与当地社区建立磋商和协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社区关系和谐。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9月20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