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聚焦!胡幼奕会长和宋少民教授受邀到武汉理工大学作专题报告

发布日期:2020-12-28   浏览次数:

聚焦!胡幼奕会长和宋少民教授受邀到武汉理工大学作专题报告

 

第七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圆满落幕翌日——2020年12月15日,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娟红等一行专家马不停蹄地赶到武汉理工大学考察交流,胡幼奕会长、宋少民教授在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SMART论坛上分别作专题报告,为现场师生生动、形象、深刻地介绍了砂石行业的相关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沈卫国主持报告会

图片

硅酸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陈琳致欢迎词

图片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 胡幼奕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首先表达了对回到母校的激动之情,胡会长表示非常荣幸回到武汉理工大学为各位师生介绍砂石行业!

胡会长从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四大需求讲起。胡会长指出,四大需求的“住”“行”均和砂石骨料有密切关系。关于“住”,未来,中国还要有3亿人需要进城,要解决这些人城镇化的住房问题,就需要大力建设房屋及其套建筑工程;关于“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率、路网车站、机场等设施人均量偏低,交通基建投资仍需提高。胡会长介绍了世界各国建筑的主要材料、水泥的起源、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发展、以及各种工程对砂石骨料的需求量等。

接下来,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从砂石和装备的历史和基本情况、机制砂石在重大工程的应用、砂石骨料的市场需求、国家推进砂石产业相关文件、智能制造和智慧矿山、未来砂石产业发展模式等六个方面作题为《用砂石铸就中国梦》的专题报告。

一、砂石和装备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胡会长指出,长久以来,人们走在砂石马路上,生活和工作在用砂石建造的房子里,却对砂石很少关心,砂石不受重视。随着近年来砂石出现短缺,尤其是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全国范围的“砂石荒”,“小砂粒”成“大问题”——小小的砂石,不断刺激着整个基建行业的神经!

胡会长强调,当前,全世界砂石骨料产量400多亿吨,预测到2050年达到600多亿吨。以每辆车运50吨计算,400亿吨需要8亿辆车,车队长度可达880万公里,可绕地球216圈,这是一个庞大的开采、加工和运输的体系。

胡会长指出,近年来中国砂石骨料行业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中国已建成了400多家集矿山开采、加工、储运高度集成化、自动化、规模化的现代化企业,有的企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多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能提供全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规模以上的砂石骨料装备制造企业有3000多家。我国砂石装备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外设立公司、代理商等。在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已出口到巴基斯坦、纳米比亚、文莱、马来西亚、印尼、老挝、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印度等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中国破碎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多。

胡会长介绍了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甘肃华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登封嵩基砂石骨料、卫辉市天然资源有限公司、武穴民本矿产资源开发公司、中电建长九新材料等企业,不仅在砂石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而且在践行绿色发展、绿色矿山建设方面也有卓越表现。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国家砂石企业的发展现状,如西班牙砂石骨料矿山、法国砂石骨料工厂、英国砂石骨料矿山、阿联酋史蒂文采石场等。胡会长指出,现代化的砂石矿山企业在中国。

二、机制砂石在重大工程的应用

胡会长结合上海中心、中国尊、港珠澳大桥等知名建筑案例,介绍了高品质机制砂石在水利水电、国家重大项目工程中的应用。胡会长强调,机制砂石也可以“高大上”,卖出高价,尤其是在特种工程中用到的特种骨料,如核电站工程、军工项目等。

三、砂石骨料的市场需求

未来几年,中国大区域经济圈的建设,“两新一重”、新城镇化、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

报告简要介绍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将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将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中国四大城市群建设,从而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区域经济格局。

报告介绍了中国未来城镇住宅需求量;未来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建设;机场群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和美丽乡村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雄安新区建设;各省市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等。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各项基建投资不断增加,将带动砂石和破碎装备需求持续增长。

“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新型全球化之路,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

四、国家推进砂石产业相关文件

砂石短缺引起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央、地方省级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胡会长梳理介绍了近年来砂石行业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有力地推动了砂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政策推动和市场发展的驱动下,机制砂石已经成砂石行业的发展趋势!

胡会长首先纠正三个概念,机制砂石≠天然砂石,现代工艺机制砂石≠传统工艺机制砂石,机制砂石石粉≠泥土。胡会长指出,机制砂石作为新兴的工业产品和工业体系,应建立研发、质量、标准、检测体系。

砂石企业检验室评定方面,胡会长指出,机制砂石是工业产品,必须通过检验。为了保证检检水平和质量,机制砂石企业自行建立的检验室,要通过评定。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的检验室通过了评定。

建立绿色砂石骨料生产基地方面,胡会长指出,中国砂石协会建议北京市政府在环北京建设10-20个绿色砂石骨料生产基地,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文,己授予两个基地。中国砂石协会负责编制全国砂石矿产资源规划,建议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设50个大型绿色砂石骨料生产基地。

五、智能制造和智慧矿山

胡会长指出,要想实现智能制造和智慧矿山就必须有智能装备。对于工业机器人,如果是单纯按照固定指令执行喷漆、搬运、焊接等工艺的机器人,不能称为智能装备。如果具有了机器视觉,能够准确识别工件,或者自主进行装配,白动避让工人等功能,甚至打以实现人机协作,就属于智能装备。

胡会长还介绍了实现实现智能制造的步骤

第一步:由手工制造——实现“两化”融奋——实现自动化制造;

第二步:由自动化制造升级——实现,数字化制造;

第三步:……

六、未来砂石产业发展模式

胡会长重点介绍了砂石骨料1.0到砂石骨料4.0+模式。胡会长指出,砂石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石矿是山水林田湖草和新鲜空气的综合体。现代石矿应该是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空间广阔、环境优美……石矿产业延伸到健康养老产业,拥有艳对优势!

砂石骨料4.0及4.0+的模式为人类从“摇篮”到“天堂”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最佳路径!

胡会长还介绍了日前召开的国际大会。2020年12月13日至14日,以“共谋发展  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砂石骨料大会在湖北武汉胜利召开并圆满落幕来自中国国家部委和各省、市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中国产业发展研究机构相关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砂石骨料行业企业代表现场参会,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印度、阿根廷、哥伦比亚、韩国以及东盟国家相关协会和企业代表通过会议专用网络线上参会,现场共计约1400人出席本次大会,线上1800余人参会。

最后,胡会长号召武汉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砂石行业,关注砂石原材料,加强砂石相关课题研究,积极投身砂石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用砂石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用砂石铸就中国梦!

图片

图片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宋少民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从砂石骨料标准需不需要创新发展、机制砂的定义与误区、机制砂新技术体系要点、国标(征求意见稿)的修订要点、科学合理确定胶凝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始终是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功能型化学外加剂助力机制砂产业发展等方面作题为《机制砂与现代混凝土关键技术》的专题报告。

关于砂石骨料标准需不需要创新发展方面,宋教授指出,机制砂石骨料新技术体系的研究和标准化建设意义重大!宋教授认为,天然河砂正迅速被机制砂替代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技术体系和标准的研究和完善是为引领和推动机制骨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为尽快形成规模化优质产能,提升目前砂石骨料产品整体质量,是理所当然的。

宋教授强调,国内外相关标准长期以来主要针对的是天然骨料,尤其是细骨料的技术体系对于江河砂比较适用,而对于机制砂则不然。不改变这种技术体系,不做出创新,如何破局,如何适应机制砂的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

宋教授表示,认识机制砂,明确高品质机制砂的技术要点很重要——机制砂对于砂石和混凝土行业而言是新事物 新常态。机制砂与天然砂区别很大,从地材变为加工产品,涉及领域和行业很多,科学和技术问题很多,难度很大。机制骨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客观需要尽快建立砂石材料的科学体系,明确砂石骨料的三大属性,研究、探索和形成支撑高品质骨料的新技术体系与新范式是不可回避的责任和任务。

宋教授强调,因为机制砂与河砂差别很大,过去的技术要求与标准大多是基于河砂制定的。面对大流态为主体的现代混凝土和机制砂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做出认真和严肃的反思,这是因为混凝土的要求变了,细骨料不再是大自然造物,而是一种人造产品。

宋教授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展开讨论:

1、机制砂的粗细(细度模数有问题么?)

2、机制砂的粒形(该如何定义和评价颗粒形状?)

3、机制砂的级配(什么样的级配更好?)

4、机制砂的石粉(该如何更合理的控制?)

宋教授还就当前《建设用砂》和《建设用卵石、碎石》国标(征求意见稿)的修订要点进行了深入介绍,这次国标修订将大大促进机制砂石产品检验和技术指标控制,推动不同等级产品的差异化约束;科学合理确定胶凝材料组成,针对机制砂石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大胶凝材料”的理论及其依据;配合比设计始终是混凝土的核心技术,强调混凝土和易性对混凝土制品性能的全方位影响;功能型化学外加剂助力机制砂产业发展,有利于下游搅拌站和施工单位对机制砂应用的认可。

报告最后,胡幼奕会长和宋少民教授还就现场师生的提问进行了回答!

后记:

砂石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胡幼奕会长、宋少民教授在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SMART论坛上的专题报告,为现场教师明确研究方向,为学生未来择业等,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投身砂石事业,在砂石行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共同推动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报告前期,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娟红等一行还到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考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CAA融媒体中心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0年12月28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