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白洋淀面临“水污染+缺水”压力,雄安新区开启水环境治理千亿市场

发布日期:2017-04-17   浏览次数:

白洋淀面临“水污染+缺水”压力,雄安新区开启水环境治理千亿市场
 

环保将成为雄安概念的一大风口。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摆在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首要位置。而严峻的现实是,白洋淀深陷水污染和缺水的双重困境。同时,保定市大气质量让人忧虑。严峻的环境质量和千年大计的建设目标,将激发高标准的环保治理需求,打开水环境治理千亿元市场空间。



 

面临污染和缺水的双重压力



 

对于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首要提到的应该是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现有大小湖泊143个,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在新区规划中,白洋淀处核心位置,因此白洋淀有望成为新区核心的水系。但据河北省环保厅于2016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重度污染。2017年2月河北省水质月报显示,白洋淀4个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水质问题突出。

此外,白洋淀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生态缺水。白洋淀入淀水量小,且富营养化严重。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九条河流大部分断流,唯一流入白洋淀的府河工业污染严重。白洋淀依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府济淀工程,维持白洋淀生态用水需求。就在4月5日,保定市王快、西大洋两大型水库开始联合向白洋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态补水,白洋淀收水量将超过3300万立方米。

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了建设雄安新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表示,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透露,下一步,将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河北省和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针对白洋淀目前严重的水质和生态问题,河北省先后出台了《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2015-2020)》和《河北省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其中,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19年白洋淀区除南刘庄点位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外,淀区其他区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划中推出大力抓好河流整治、生态修复等10类156个项目,总投资近246亿元。

三条主线治理水生态环境



 

建设雄安新区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为白洋淀乃至整个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带来新的契机。广发证券环保分析师郭鹏认为,雄安新区的设立,破解了京津冀环境治理的长期困局——河北依赖现有产业结构发展经济,而北京较高环境要求依赖周边治理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出现重大突破,对该区域推进环保治理和供给侧改革给予了强力支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由于雄安新区的整体规划目前还未出台,环境治理市场空间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水环境治理,白洋淀水生态治理有明确要求。而且不同于传统的水务处理技术,雄安新区的环保规划将采取超前的意识和技术,推动更多创新环保技术实现产业化。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以白洋淀为点带动整个河北省流域、甚至海河流域生态治理,及其衍生的工业点源、农村面源控制、节水及引水工程,市场空间在几千亿元以上级别。

水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体现在三条主线上。一是黑臭水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对标北京通州区水环境的项目,包括6个河道综合治理项目,6个河流生态带修复工程,20余个生态湿地及公园,总投资逾850亿元。

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白洋淀的水环境治理存在不少难点。目前,湖泊治理国内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路线,主要还是依靠岸上截污和河道治理。滇池前后投入了500亿元进行治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白洋淀未来要达到地表水Ⅲ类的目标,意味着有些重点河流水质要达到Ⅱ类。而目前国内能达到Ⅱ类水技术的公司比较少。同时,白洋淀拥有39个纯水村、89个半水村,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一个技术难点。此外,不同于太湖、洱海这些藻型富营养化湖泊,白洋淀属于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可参考的治理经验较少。

“目前水污染治理方面,到2020年核心目标还是消灭黑臭水体,从黑臭水体治理到实现水生态一步到位的技术储备还不够。”薛涛说,“黑臭水体治理就像西医治标,使水体从癌症到亚健康状态。而水生态修复就像中医调理,实现从亚健康到健康的状态,需要的时间较长。”

第二条主线在市政领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区的供水、污水、环卫、市政管廊建设和运维都将采取高规格的标准。目前雄安新区仅有3座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没有再生水厂。未来新区内人口的增长将带来用水量与城市污水的增长,进而带来水务的新增建设需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估计,雄安新区的三个县加起来大概130万人口,如果未来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加上创新创业的人涌入,人口可能达到200-300万。

薛涛认为,未来雄安新区相当于苏州、宁波这样一个中等城市的市场空间,将有百亿元的投资运营规模,大概率采用PPP模式运行。

第三条主线是引水工程及沿岸的生态维护工程。未来将打通白洋淀和大清河生态廊道建设,通过白洋淀域外调水和域内调水,保障白洋淀的水量。这将带来大量的工程施工及生态园林建设需求。

PPP龙头及技术型企业将受益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大,20年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将给砂石、水泥、钢铁、铁路、交通等行业带来明显增量需求。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方式之一,可能是近年来大热的PPP模式。环保领域PPP龙头企业包括东方园林、北控水务、碧水源将率先受益。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新区,雄安定位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环保产业将在雄安新城落地。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与以往的环保订单相比,政府资源将相对弱化,对于整体解决方案和治理技术要求会更高,技术型公司相应受益将更加突出。

同时,白洋淀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不足的现实,意味着再生水利用将是白洋淀治理重要手段。目前污水厂排放一级A的标准相当于地表Ⅴ类水,未来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改造,利好有区位优势的膜技术公司。

在京津冀区域具有区位优势或者提前布局的环保上市公司将在千亿元市场分一杯羹。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7年04月1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