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装配式建筑的春天还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6-12-22   浏览次数:

装配式建筑的春天还有多远?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产业不断迎来政策利好。国家接连出台文件,未来10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将从不足5%上升至30%。河北省也制定多项方案,力推装配式建筑业发展。那么,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究竟如何?推广中遇到哪些困难?在政策机遇期,如何破除障碍,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

效率高、噪音小、扬尘少,房子质量还好

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生产速度快,标准化程度高。模具制作都是电脑控制,非常精确。比如这些墙,大小误差在2毫米以内。而且,由于墙壁平滑,可以直接刷漆、贴壁纸,装修时也省时、省力。部件拼接起来后,再通过浇筑、胶接等措施进行二​次加固,就可以成为完整的建筑。比传统建筑方式节约三成工期、一半以上的用工,可减少建筑垃圾80%、节水60%、节省木材80%,减少能耗70%。

探索成本高、规模小、认知度不高,市场亟待培育

装配式建筑作为传统建筑方式的升级版,在发达国家已应用多年。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仅为5%左右,并以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为主。为什么拥有种种优势的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市场推广不开呢?

成本较高是重要原因。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在建筑面积达不到一定规模时,装配式建筑造价通常高出10%至15%,这也正好挤掉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价格,是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最大难点。

工厂规模化生产房子构件,为何会比工地现场修建更贵?

在组装阶段,装配式建筑在人力、工期、装修等方面均可节约成本,但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其用工、用料严格执行标准,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该产业刚刚兴起,产业链不成熟,缺乏相应配套企业,而在零件制造、物流等领域,建筑企业并没有优势,这些都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成本上的劣势,很大程度上是由项目规模小造成的。订单多才可摊低成本。像在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时,模具成本占了很大一块,工程量小了,摊到每个构件中的成本就高。只有生产、装配达到一定规模,其成本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当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时,只要30%的面积使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其成本就与传统建筑持平甚至更低。

扶持政策有望打破成本障碍,做大做强还需走市场化道路

今年6月,河北省政府印发了《加快推进钢结构建筑发展方案》,对新开工建设的城镇钢结构商品住宅和农村居民自建钢结构住宅项目,予以100元/平方米的补贴。这也标志着河北省统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和混合结构等四大类装配式建筑协调发展的同时,将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攻方向,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有机融合的路径。

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在河北省培育3至5个推进钢结构建筑发展重点市县、10家以上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10至20家钢结构建筑配套部品生产骨干企业。市政桥梁、轨道交通、公交站台等适宜的新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采用钢结构的比重达到75%以上……

除了政策的“保驾护航”,装配式建筑产业要想做大做强,也亟需走市场化道路

目前河北省装配式建筑企业的业务中,政府投资项目较多。正常情况下,市场类项目应占到总项目的70%以上。装配式住宅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市场化突破的重要方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在农村市场和工业领域可以发挥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优势。同时,装配式建筑应该朝着全产业链的方向推动,其设计、生产、施工的各个环节应作为一个整体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质量、成本、工期可控。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6年12月22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