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未来5年北京将建至少30万平方米超低能建筑示范区

发布日期:2016-10-17   浏览次数:

未来5年北京将建至少30万平方米超低能建筑示范区

  

近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北京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特别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具备条件的绿色生态示范区提高绿色建筑的普及率。

《发展规划》显示,未来5年,北京将开展不少于30万平方米超低能建筑示范区,其中政府投资的项目不低于20万平方米的面积。

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以政府主导为主,许多城市由政府将绿色建筑的要求写在规划意见书中,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同时也是保障绿色建筑得到推广的有力手段。

绿色建筑距离老百姓有多远

什么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王凌云指出,绿色建筑的突出优势就是减少能源占用与消耗,建筑可持续并与人需求相适应。

满足了人们感官需求,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是建造绿色建筑的最大意义。当人们疲惫期间而面对一片植物墙、绿化屋面时,可以感受到原始自然的神秘博大,心灵受到强烈震憾,享受它散发的自然纯真、朴实、活力等。当人们心理感受绿色建筑时,认为所处建筑是通过环保材料、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等措施建成,其心理愉悦、社会责任、自我贡献等心理感受获得满足。

伴随着城市大开发,与持续上扬的房价一样,建筑节能问题同样令政府关注、专家忧心。而对普通百姓来说,最关注的则是节能建筑在增加购房成本的同时,能源消费支出能否同步减少?在大多数眼里,与绿色建筑联系起来的是大量的高科技的运用,智能化的操作。绿色建筑以其高昂的价格和“贵族化”的定位让老百姓望而却步。

节能住宅的建材和科技含量均相对要高,所以造价会有所上升,但不同类型房屋的造价成本上升幅度区别很大。业界将目前生态节能建筑成本划分为低、中、高三种梯度模式:低度模式,住宅节能达到国家规范标准,采用外墙保温、隔热措施,每平方米造价约增加100元左右;中度模式,节能标准与舒适度介于低度和高度之间,依据不同的自然区域会有区别,根据五合国际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初步探索成果,每平方米造价增加约400到500元;高度模式,住宅实现高舒适度低能耗的标准,采用辐射式采暖制冷、量换式新风、高效保温外墙体系、外遮阳系统等达到欧洲节能标准。高层住宅每平方米造价约增加800元左右,别墅由于需要独立的系统和较多的外墙外窗面积,每平方米造价增加约1500元左右。

尽管节能建筑与普通住宅相比,每平方米要增加10%~20%左右的成本,但相对而言,换得舒适度和节能效果的提升,还是物有所值的。譬如,节能住宅给业主带来的最直接的收益是各种采暖费用的降低,虽然节能住宅必然会导致一定的造价增加、购买成本增加,但综合效益是明显的。

以北京一套14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以低度模式计算,节能65%的建筑成本将增加14000元,而普通建筑全年总能耗折合电量包括日常照明、采暖、空调用电量为6153度/年,而节能住宅的全年总能耗折合电量为2153度/年,相比而言,节能住宅每年节省的电量为4000度,每度电如果以0.45元计算,则全年节省的电费为1800元。节能建筑的初始投资增加了14000元,但每年可以节省1800元,8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按建筑50年的使用期限,在剩下的42年中,每年可节省1800元共计75600元,这还未考虑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攀升的因素。由此可见,收益还是相当明显的。

绿色建筑在节能、节地、节材以及环保等方面有价标准,通过强制项(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一般项(可选择项目)和优选项(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的分数累加形成三个星级标准。强制项和一般项都是用传统手法和优化设计可以实现的,成本增加的并不多。

影响绿色建筑普及的因素很多,其中价格的影响较为突出。开发一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成本比普通建筑高出200多元,但在用地、设计、审批等方面的花费仍旧不菲。因此,由于开发成本较高的,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多数以中高端市场定位为主,“绿色住宅”目前基本上定位于改善型需求类产品,离锱铢必较的普通刚需购房者还有一定距离。

尽管国家规定购买绿色建筑在金融贷款上有一定优惠,但实际上还并没有形成具体可行的强制执行标准,即使日后形成了完整的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其幅度也是个问题,能否让优惠的幅度超过绿色建筑成本带来的涨价幅度,目前来看是很难的。那么,消费者在住房体验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难主动选择“绿色建筑”。如果消费者没有动力购买,开发商就没有动力建设,“绿色建筑”要普及起来,仍有阻力。

今年年底北京将建3栋超低能耗公租房

位于北京焦化厂的3栋公租房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的建设,标志着北京住宅领域超低能耗建筑迈出了第一步。

北京“十二五”期间提出的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已初见成效,北京住宅节能率基本达到75%。当前北京发布的《发展规划》是节能目标的延续,主要推动节能建筑向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节能率从75%提升到90%。

北京的节能规划与环境污染整治,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居民居住品质密切相关。

《发展规划》的出台,在政策层面上,是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积极落实,强调建筑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在技术层面上,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简称被动房)技术日臻成熟,大力推广指日可待。其它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也在示范、改善中,催熟技术、集成技术等科技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因此,北京刚刚发布的《发展规划》,是适时的、科学的,完全能够实现的宏伟蓝图。

纵观全国来看,深圳所拥有的绿色建筑项目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据悉,深圳市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此类建筑采用装配作业,减少原始现浇作业,成本低廉,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深圳作为我国特区,其社会责任甚为可贵。深圳已经从传统思想“经济特区”演绎为具有鲜明“特区政策”“特区实施”“特区环保”等意识现代化的城市,让深圳发展速度在神奇延续。深圳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绿色建筑完全可以证明: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继2013年8月20日《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实施之后,深圳又陆续发布实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加强新建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执行绿色标志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同时,深圳着力深入实施一系列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新举措。

深圳很多项目快速落地,决策层不优柔寡断。绿色建筑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注重实效,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最大问题是绿色建筑评价即设计评价和运营评价。因为只有两个评价都达标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取得设计认证较为容易,取得运营标识就很难。运营评价需要合理严禁科学的监控管理手段,不是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住建部和建材的主管部门已开始协调建筑业与建材业。住建部、工信部联合发文“关于成立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协调组的通知”、“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等,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

相关部门应在绿色建筑发展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规范”,推动相关行业间交流和渗透,修订系列标准规范,共同促进绿色建筑产业科学发展。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6年10月1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