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从绿色矿山发展中看智慧建设、生态建设的“准能模式”

发布日期:2021-08-17   浏览次数:

从绿色矿山发展中看智慧建设、生态建设的“准能模式”

 

走进国能准能集团矿区,只见在悠悠蓝天白云的映照下,绿草如茵、百花齐放、蜂蝶群飞、牛羊满圈,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遍布矿山四周,渐渐变绿的草地养护着矿山。

从当年一片穷山僻野、不毛之地,“大风起兮沙飞扬”的矿区景象,到如今青山碧水、绿意盎然,黄土高坡上生发起万物的灵气,国能准能集团深入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推广矿山开采智能化,全力打造绿色矿山,走出一条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地区优势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日前,记者跟随采访团,探访让“黑色矿区”变身“绿色田园”的智慧建设、生态建设的“准能模式”。

“智慧准能”推广开采智能化

“轮胎里安装了一个检测数据传感器,当出现低胎压或者轮胎温度过高的时候,我们的卡调显示屏就会报警,避免轮胎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酿成事故。”在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作业现场,国能准能集团工作人员李博对记者说,在国能准能集团所属的露天煤矿中,像这样的智能检测系统应用贯穿穿、采、运、排各环节的始终,自动采集数据,上传服务器,形成报表,从而实现全过程监控和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图片

“在露天煤矿中,采装作业是重要的一环,设备作业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是矿山生产效率及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现场,李博指着远处装有智能引导系统的电铲告诉记者,该电铲上安装的自主研发智能引导系统,采用GNSS三星多频高精定位、定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结合云服务器、工业平板、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铲作业水平的精准高程引导。“系统使用后,2#WK—55电铲月平均产量提升了14.2%,同年剥离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完成年初计划的147.15%。”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8月起,国能准能集团开启“数字矿山”工程,在“智慧企业”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先后整合和新建了60余个信息系统,形成了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做到了数据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露天煤矿的穿、采、运、排各环节建设了自动采集、检测、监控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公司生产、安全、经营、机电、技术等各个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全覆盖,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作业安全性。

“智能矿山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及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国能准能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秦泰介绍,该集团正全力推进智慧矿山建设,确保“智慧准能”落地,扎实推进无人驾驶卡车混编运行试验,持续推动工艺技术创新、动态优化技术方案、高效组织生产接续,保证生产持续安全高效。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实现1台930E无人驾驶卡车与1台395B型电铲、5台730E有人驾驶卡车及平路机、推土机等工程设备的混编运行作业,累计混编运行完成剥离量89050立方米。

在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现场,由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制造的WK-55电铲如庞然大物行驶在煤田里,该机高达近22米,总重量达1400吨,是太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大型机械。“过去大型矿用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近年来,为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开始了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开发工作。”秦泰告诉记者,国能准能集团在充分使用国外先进矿用设备的同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和设备厂家合作,进行了矿用设备的高端开发与国产化,逐步填补国内空白,打破进口设备的垄断局面。目前,已有徐工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XE700液压挖掘机、航天重工的HT3363型矿用卡车。

“生态准能”建设国家绿色矿山公园“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开发大型露天煤矿,如何才能保护好原本就已经脆弱的生态?”这是摆在准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若想开发这片土地,必须先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一答案成了无数准能人内心的共识。记者了解到,从1990年基建期开始,植树就成了每名员工必须参与的义务劳动,三十年如一日。

图片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建设碧水、蓝天、地沃、草绿的美丽矿山是国能准能集团责无旁贷的责任。”秦泰告诉记者,大力发展绿色矿业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矿山企业自身的要求,更是民生所向,该集团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的指导方针,及时对覆土后的填充区域进行绿化复垦,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一流的国家矿山公园。一场矿山复绿生态保护攻坚战在这里打响。

“为了保持水土,我们建了大坝,重构土壤环境,筛选适合种植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再根据土壤肥力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植被配置模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国能准能集团已投入绿化资金15.98亿元,完成复垦总面积3000多公顷;植被覆盖度由原始地表的25%提高到80%以上。经过多年的生态重建,植物品种由十几种增加到目前的近百种,建立了不同种、不同组合类型的生物群落;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矿区呈现出碧海无垠的生态美景。

“矿山在生态修复后成为景区,在文旅结合的景区里,让更多人来此接受特别的科普教育,进而了解中国露天煤炭开采、矿山绿色开发的历史沿革。”国能准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全力推动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目前,“露天印象”展览馆——观礼台——生产现场——生态农牧业种植基地的工业旅游线路已成为国能准能集团和地方政府崭新的名片。

在秦泰看来,绿色矿山要从源头抓起,多方面多维度地推进低碳发展,开采工艺和技术要保持一流水平,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提高回采率;在生产设备和生活设施方面要选择高效节能和环保型的产品;煤矿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垃圾要集中清洁处置;最后做好矿山的复垦绿化美化,延伸产业链,打造文旅融合的项目。

国能准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能准能集团将通过园林化、现代化、科技化等手段,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打造文旅融合多重业态,最终实现矿山遗迹与园林景观的有机融合,矿业开发和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休闲旅游与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矿山公园。

来源:智能矿业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08月1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